[1] 肖星,殷丽琼,刘德和,等.不同树龄的紫娟茶树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11):22-25.
[2] 李光涛,梁名志,汪云刚,等.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3,35(9):10-12.
[3] 李雪林,梁华,张泽民,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24(2):69-72.
[4] 周炎花,姚明哲,陈亮,等.茶树遗传演化研究进展及SSR在茶树遗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9-15.
[5] 袁阳阳,王青锋,陈进明.基于转录组测序信息的水生植物莕菜SSR标记开发[J].植物科学学报,2013,31(5):485-492.
[6] 吴根松,孙丽丹,张启翔,等.基于近缘物种SSR引物和EST-SSR序列的梅花SSR引物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5):103-108.
[7] 韩瑞霞,张宗文,吴斌,等.苦荞SSR引物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5):759-764,788.
[8] 贯春雨,张含国,张磊,等.基于松科树种EST序列的落叶松SSR引物开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20-23.
[9] 潘海涛,汪俊君,王盈盈,等.小麦EST-SSR标记的开发和遗传作图[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3):452-461.
[10] 刘泽涛,苑少华,杨迪,等.小麦穗部组织EST-SSR标记引物开发及其在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093-1099.
[11] 王磊,陈琪,杨华,等.适于SSR分析的茶树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J].茶业通报,2013,35(1):21-24.
[12] 谢皓,陈学珍,杨柳,等.EST-SSR标记的发展和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4):73-76.
[13] 宿俊吉,柴守诚,刘伟华,等.普通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对冰草通用性的比较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7):1311-1316.
[14] 徐阳,陈金慧,李亚,等.杉木EST-SSR与基因组SSR引物开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1):9-14.
[15] 程小毛,黄晓霞.SSR标记开发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304-307.
[16] 邵阳,范文,黄连冬,等.基于RNA-seq的崇左金花茶EST-SSR标记开发[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4(6):761-767.
[17] 张振,张含国,莫迟,等.红松转录组SSR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J].林业科学,2015,51(8):114-120.
[18] 李响,杨楠,赵凯歌,等.蜡梅转录组EST-SSR标记开发与引物筛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S1):25-32.
[19] 陈琪,杨华,韦朝领,等.基于茶树芽叶转录组序列的EST-SSR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3(2):170-175.
[20] 李小白,向林,罗洁,等.转录组测序(RNA-seq)策略及其数据在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应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35(5):72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