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史胜青, 雷静品, 胡永建, 李良俊, 邬江辉
    摘要 (1423) RichHTML PDF全文 (113615)
    为今后VOCs在林木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抗虫机理及森林生态恢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树木VOCs释放的主要类型及VOCs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树木挥发物(VOCs)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昆虫定位和自身防御双重作用,主要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其他活性物质等,其释放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VOCs对植食性昆虫具有吸引、趋避以及吸引天敌等方面作用;特异性VOCs的鉴定与分离比较困难,还需从分子水平发掘树木VOCs中具有防御作用的关键组分。通过VOCs这个桥梁,对新的预防和控制虫害方法以及抗虫树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孙峰成, 冯勇,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为了研究内蒙古的玉米育种材料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规律,用个标准测验种(B73、Mo17、丹340、黄早4和掖478)和内蒙古主推品种的40个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得到200个杂交组合,通过种植鉴定,对F1产量及产量配合力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内蒙古玉米生产中应用的自交系分为国内群(Dom)、A群(Reid群)、B群(非Reid群)三大群,且M3401、巴816、MzY、K12、M9271等11个自交系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是较好的育种材料;主要杂优模式有Lan×塘四平头、Reid×塘四平头、Reid×Lan等三种模式;在200个测交组合中,M3401×黄早4、M9271×黄早4、K12×Mo17、昌7-2×掖478等7个组合的SCA值较大、产量高,在育种中可获得优良品种或组合.
  • 孙峰成, 冯勇, 于卓, 赵瑞霞, 张来厚, 苏二虎, 刘志雄, 石海波
    摘要 (1189) RichHTML PDF全文 (27396)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 邢浩然, 刘丽娟, 刘国振
    细胞是生命形式的基本组成单元,各种蛋白质按照其功能有序地分布在细胞的每个分区中。植物细胞的主要分区包括细胞膜和其他内膜系统、细胞核、细胞质以及位于其中的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各种细胞器。植物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内容。主要的植物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技术包括:融合报告基因定位法、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法、蛋白质组学定位技术以及共分离标记酶辅助定位法,而生物信息学预测也成为亚细胞定位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高通量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定位数据库积累了数据。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有亚细胞定位信息的蛋白质已经超过4 000个。
  • 陆文龙, 曹一平, 张福锁
    Baidu(212)
    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酸盐(Ca2-P、Ca8-P、Ca10-P、Fe-P和Al-P)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能明显促进不同磷酸盐中磷的释放;有机酸对磷酸盐的活化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和磷酸盐种类关系密切,磷酸盐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有机酸活化磷酸盐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不同磷酸盐活化的难易程度是Ca2-P>Ca8-P>FePO4>Ca10-P>AlPO4
  • 赵登超, 王钧毅, 韩传明, 崔淑英, 侯立群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核桃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含量在66%左右。核桃仁中共检测出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珠光脂酸、顺-10-十七碳-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二十二碳酸12种脂肪酸。脂肪酸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6~C18之间,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其他脂肪酸含量较少(<0.15 g/100g)。不同品种核桃仁中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各品种间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亚油酸含量以青林核桃为最高,为42.19 g/100g;元林核桃最低,为36.12 g/100g。
  • 王凤茹, 王志勇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拟南芥中,广泛的分子遗传和生化研究使得BR信号转导途径从细胞表面受体的识别到核内基因的表达基本清晰,很多信号转导组分也已被鉴定,但已知的BR信号转导组分还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信号转导途径,还有一些问题尚待阐明。
  • 王士强, 顾春梅, 赵海红
    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降解酶机制进行作用的报道很多,然而,木质纤维素天然结构复杂,其生物降解过程则是一个复杂的酶学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经过多年的研究,各国研究工作者提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出了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和筛选培养基,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提供了捷径,加快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工作的步伐。从生物降解机理和降解菌筛选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 王日明, 王利民, 王四清
    采用二元分类法,对从日本引进的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28个品种建立形态学分类系统。结果表明,引进的大花蕙兰可分为两系(直立花葶系、下垂花葶系),五组(红色组、橙色组、黄色组、绿色组、白色组),三类(大花类、中花类、小花类),两型(圆唇型、尖唇型)。对17个大花蕙兰品种的41个性状指标进行数量聚类分析,表明花径和花色可分别作为一级、二级分类选择。二元分类和数量分类为大花蕙兰品种的引进和利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和依据。
  • 赵军良, 巫东堂, 王秀英, 李改珍, 巫一伦
    Baidu(1)
    减数分裂是有性繁殖的重要过程。已经发现,在玉米和拟南芥中,同源联会缺乏基因1(phs1),只允许同源染色体联会,而阻止非同源染色体联会。为了研究phs1在拟南芥中的表达,从拟南芥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出phs1启动子,然后将phs1及其启动子克隆到含荧光表达蛋白GFP、YFP的表达载体上,最后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化到根癌农杆菌中,用来转化拟南芥。
  • 段云峰, 王幼宁, 李霞
    为方便对植物气孔进行发育和生理学研究,我们报道了一种用普通塑料透明胶带粘贴植物叶片下表皮,再刮去叶肉细胞保留叶片表皮观察气孔的方法,此方法与撕取法、粘取法等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制片效率高、适用面广等特点。在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应用效果很好,适宜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时期的气孔分布、气孔变化动态和形态学指标的研究。
  • 张峰峰, 谢凤行, 赵玉洁, 周可, 李亚玲
    为净化渔业养殖水质,研究了从水产养殖水体及底泥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水质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迅速有效的降低水体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 d去除率均达99%以上;可有效降低水体的pH值;对水体中溶氧和硫化物含量的影响较小.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对模拟养殖水体的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 谢新华, 李晓方, 肖昕, 刘志霞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测定糯米淀粉糊在不同浓度的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条件下的黏度曲线,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提高了糯米淀粉的糊化温度、热稳定性,减弱了老化程度。碱面、明矾、食盐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影响较大,而蔗糖的影响较小。
  • 赵晓丹, 史宏志, 钱华, 杨兴有, 靳冬梅, 王瑞云, 杨园园
    以四川省典型产区的不同类型烟叶为材料,对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晒烟5种类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变异特点和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28.36%,24.52%),总氮和烟碱较低;香料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仅次于烤烟,总氮含量在各类型中最低(1.79%);其他晾晒烟均表现出高氮、低糖的特点;烤烟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最为适宜,各类型烟叶的钾氯比均大于4,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地方晒烟万源巫烟的各类中性致香成分均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晒烟,表现最好。除晒烟以外,其他类型烟叶,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高(63.29,731.92μg/g);香料烟的芳香族氨基酸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反应产物较高;马里兰烟各类致香成分含量与白肋烟较为接近,但茄酮含量较高。不同类型烟草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有很大的差异,且各化学成分类群的所占比例也不同,其是构成不同类型烟草香气风格与吸食品质的主要因素。
  • 宫亚军, 石宝才, 路虹, 张胜利, 魏蕾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有效积温(113.01±;2.98)日度;豌豆修尾蚜发育起点为(4.02±;2.22)℃,有效积温为(131.45±;29.84)日度,3种蚜虫最适发育温度为19~23℃,在19℃时产仔量最多,其中以豌豆蚜的繁殖能力最强,达69.5头。
  • 田良才, 李晋川, 余华盛, 南成虎
    以生态学为指导,小麦生态区划为基础,小麦适应性及其生态性状为依据,构建了与小麦生态区划对应的小麦生态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5大生态气候群及20个地理生态型。
  • 陆晴, 董建臻, 曹伟平, 王金耀, 冯书亮
    Baidu(36)
    随着害虫综合治理的提出,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农林害虫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从白僵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温湿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总结了提高菌株生长水平和杀虫效果的主要措施,以期对今后白僵菌的培养及应用提供参考。
  • 邓丽青, 张军民, 赵青余, 王加启
    Baidu(3)
    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8个来源的22个不同批次的糊化淀粉尿素样品,对其常规指标、淀粉含量和糊化度进行了检测以及体外脲酶法缓释研究,还进行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风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来源的糊化淀粉尿素产品的常规指标、淀粉含量、糊化度变异较大,可以通过体外恒温脲酶法30 min时的氨氮释放量来评价糊化淀粉尿素的缓释效果;糊化淀粉尿素中未检出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含量偏高,可能与尿素中三聚氰酸含量有关。由此可见:我国糊化淀粉尿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缓释效果不佳,亟需建立起糊化淀粉尿素的质量评价体系,规范产品市场;糊化淀粉尿素的使用不存在三聚氰胺超标的风险,应对其中三聚氰酸含量引起重视。
  • 程继东, 安玉麟, 孙瑞芬
    以含有P5CS的重组质粒pBIP5CS-F129A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获得了目的基因P5CS(1905 bp)并将其克隆到pBS-T载体上。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将P5CS基因从克隆载体上消化下来,定向插入到无GU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HF3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通过冻融法将此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LBA0中,经PCR鉴定表明,P5CS基因植物表达双元载体构建成功。
  • 李运丽, 侯喜林, 李志强, 白红彤, 石雷, 姜闯道
    研究了不同光强对紫罗勒花青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反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下紫罗勒叶片较厚,而弱光下叶片较薄.与弱光下生长的紫罗勒相比,强光下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表观量子效率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明显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系统Ⅱ性能参数(PI)增大,同时,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NPQ)降低;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PRI)下调幅度较小.由此,可以认为光强通过影响紫罗勒叶片厚度、比叶面积、色素含量、光系统Ⅱ性能从而改变其光合能力;提高光合能力和花青素含量有助于紫罗勒适应强光环境.
  • 姜雅慧, 卜登攀, 杨红建, 王之盛
    Baidu(3)
    反刍动物副产品如肉、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其在瘤胃内的氢化程度有关,瘤胃内微生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氢化过程.综述了反刍动物日粮中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瘤胃中参与脂肪酸氢化的主要微生物群落、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微生物参与下的氢化代谢途径和日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肉、奶中的含量提供调控的技术手段.
  • 岳永莉, 于海泉
    小鼠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的启动子/增强子元件是脂肪组织特异性启动元件,为了鉴定该元件在牛体细胞中的启动效果,首先以小鼠肝脏DNA为模板,通过PCR克隆得到5.9 kb的FABP4基因启动子片段,连入pMD19-T载体后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经EcoT 22I酶切去除非核心启动子区后精简为2.3 kb的片段,通过Sac Ⅱ酶切将5.9 kb片段和2.3 kb片段的启动子连入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Ds-Red 2-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为表达质粒pMF5.9-Red和pMF2.3-Red,利用脂质体法将上述载体分别转染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牛胎儿成纤维细胞,24 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红色荧光蛋白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5.9 kb小鼠FABP4启动子片段酶切及测序结果正确,与红色荧光蛋白载体相连的载体pMF5.9-Red和pMF2.3-Red酶切结果与预期相符,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以上2种细胞在转染后24 h红色荧光蛋白均有表达,且pMF2.3-Red的转录水平是pMF5.9-Red的2倍以上。成功构建了小鼠FABP4启动子驱动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MF5.9-Red和pMF2.3-Red,5.9 kb片段和2.3 kb片段均可驱动外源基因在牛体细胞中转录,且2.3 kb片段启动效率高于5.9 kb片段。
  • 程金波, 王加启, 李珊珊, 甄云鹏, 刘光磊, 卜登攀, 刘开朗
    功能乳制品的加工失活是目前乳制品工业中的重要难题。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于乳中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IgG)和乳铁蛋白(Lf)的影响。本研究参照目前乳品工业中常用的热处理方式,共选用12种温度和时间组合。结果表明,乳品加工过程中的均质化处理提高了乳中IgG以及Lf的活性;不同的温度与时间的热处理方式组合可以显著的影响乳中IgG和Lf的活性;综合考虑乳中IgG和Lf活性变化,本研究表明70~75℃,15s的加工工艺适合于这两种功能性蛋白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梁建忠, 顾苒, 高红亮, 孙敏, 常忠义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大豆水溶性多糖溶液的黏度变化情况,同时和其他常用的稳定剂如果胶等也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室生产的大豆水溶性多糖的水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外加盐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外加蔗糖量、pH值的增加而增加;相比较于其他稳定剂大豆水溶性多糖的黏度很低,使酸乳饮料具有清爽的口味。
  • 王建林, 齐华, 房全孝, 于贵瑞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水稻、大豆和玉米3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生育时期,C3作物(水稻、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均存在午休现象。而午休现象的产生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孔因素”是高温加剧蒸腾作用,气孔对蒸腾作用的反馈抑制造成的。C3作物(水稻、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存在明显差异,上午利用光能的能力明显大于下午。这主要表现在上午的表观初始量子效率比下午大。光合产物对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会造成这种量子效率的差异性。无论是气孔限制还是光合产物反馈抑制都可能是导致光合速率对光强响应产生“滞后效应”的主要原因。C4作物(玉米)的午休现象不明显,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的差异也不明显,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这可能与C4作物(玉米)自身的生理特性适应高温的能力有关。
  • 王安平, 吕云峰, 张军民, 赵青余, 王加启, 田科雄
    本试验旨在调查研究我国不同产地的棉粕和棉籽蛋白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采集全国不同主产区的5个棉粕样品和5个棉籽蛋白样品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结果表明,棉粕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39.28%,0.28%,21.60%,棉籽蛋白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51.96%,0.75%,13.29%,其中,在棉粕和棉籽蛋白所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和钙两项变异系数最大,粗蛋白变异系数最小。棉粕和棉籽蛋白的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1021.14mg/kg和687.75mg/kg。不同主产区棉粕和棉籽蛋白的粗蛋白含量稳定,而粗脂肪和钙含量差异较大;棉粕游离棉酚含量较高。
  • 陈瑞珊
    Baidu(60)
    在盐碱地上栽植果树,是改良利用盐渍土的综合措施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在盐碱地上兴建了许多大型果园,并且创造了高产典型,丰富了栽培果树的技术措施。如葡萄、枣、梨、苹果和桃等,只要土壤含氯化钠不超过0.13%,都能良好的生长。这就为改良利用盐碱地发展果树生产开辟了途径。近年来,对于在盐碱地栽培果树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引起重视。关于土壤盐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盐分对植物影响的生理机制,以及各种植物的耐盐力等,科技工作者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和论著,这对今后利用盐碱地发展果树非常重要。本文就国内外一些关于果树耐盐力、耐盐生理,以及土壤盐分对果树植物的危害等方面研究成果加以介绍,以供参考。
  • 吴珍芳, 陈文广
    养猪业的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这既包括对其量的需要, 也包括对其质的需求。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高瘦肉型猪种的饲养,猪的肉质已引 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评定猪胴体和肉质的主要性状、遗传力及其遗传相关。
  • 李勇, 黄小芳, 丁万隆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器官,研究根系分泌物对明确植物和外界环境的互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相关研究报道,从根系分泌物组成、产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韩长志
    胶孢炭疽病菌可以侵染众多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引起炭疽病害,给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生活史以及遗传关系、致病基因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原菌的研究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 赵习姮, 李进才, 西村安代
    为开发洋桔梗夏季育苗秋冬季开花栽培的促进抽薹技术,研究了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及春化处理后育苗夜温对抽薹的影响.洋桔梗吸水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可以有效促进发芽和抽薹,以7~10℃35 d暗处理促进抽薹的效果较好;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后,育苗期间白天30~35℃,夜间20~23℃的温度管理,幼苗可以正常抽薹,但23~26℃以上夜间高温有去春化作用.表明洋桔梗夏季育苗秋冬季开花栽培,采用种子低温春化处理、控制苗期夜间高温,可以有效防止簇叶化,促进抽薹.
  • 张维宏, 安哲, 范学锋, 冯月琪, 杨文香, 刘大群
    为了利用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进行抗病基因功能和机制研究,用EMS处理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9的种子,对获得的M2、M3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种子共获得367个M1单株,处理浓度为1.0%时,接近半致死剂量,且M2表型突变频率最高,适宜突变筛选。在2 359个M2突变群体中,共筛选到表型突变体38个,表型突变频率1.61%;筛选出感叶锈病突变体53个,感病突变频率2.25%。在459个M3感病突变群体中,共鉴定出146个感病突变体,其中M36-2、M333-8、M333-9、M333-11、M344-4、M396-8这6个M3感病突变材料,遗传稳定率较高,达70%以上。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试验中还利用Lr19的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分子辅助筛选。结果表明,EMS诱变是获得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的有效手段,不仅为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还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
  • 宇克莉, 孟庆敏, 邹金华
    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Cd2+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10-6mol/L)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当Cd2+浓度达到10-5mol/L时,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叶绿体膨大,类囊体排列不规则,根细胞的膜系统破坏明显;高浓度Cd2+(10-4mol/L)处理后,玉米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器损伤严重甚至解体。简要讨论Cd2+毒害的作用机理。
  • 张立荣, 杨文香, 刘大群
    Baidu(5)
    以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改造的VIGS(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载体在单子叶植物中能够介导基因沉默,因此BSMV在植物基因功能鉴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试验通过在近等基因系TcLr24中对BSMV VIGS载体系统进行优化,以保证更方便地在小麦近等基因系(ML)中实施VIGS功能验证.
  • 曾孟潜, 吉海莲, 李九云, 三森·健葩彤
    简要总结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交利用模式概念的形成历史, 分析了导致它们在几十年中能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 并讨论了相关的问题和今后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 徐玲娜, 汪阳东, 陈益存, 周冠, 张小平
    Baidu(6)
    本研究测得油桐叶片和种仁总糖含量分别为75.20,32.80 mg/g,总酚含量分别为15.75,0.57 mg/g,在此基础上对TRIzol法、CTAB-LiCl法进行改良,分别提取出高质量的种仁、叶片总RNA,并与异硫氰酸胍法及NOGEN试剂盒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油桐种仁总RNA OD260/OD280稳定在1.9~2.0,28S rRNA和18S rRNA条带清晰完整,RNA产率较高,改良CTAB-LiCl法得到的种仁总RNA有部分降解,异硫氰酸胍法则对小分子盐类去除不够充分,而试剂盒提取出的油桐种仁总RNA有少许降解且有DNA杂质污染。上述4种方法中只有改良CTAB-LiCl法能成功提取出质量较高的油桐叶片总RNA。因此,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LiCl法可分别作为提取油桐种仁和叶片总RNA的首选方法。
  • 刘建高, 张军, 印遇龙, LIU Qiang
    作为一种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抗性淀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动物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抗性淀粉的含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种类、脂肪、蛋白质、加工方式和条件等。结肠发酵、细菌生长、粪便体积、排空时间和饲粮能量值等都受到抗性淀粉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抗性淀粉的这些功能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合理利用动物饲料中抗性淀粉提供理论依据。
  • 张怡, 阮九霄,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段素娟, 孟娉, 李成伟
    拟克隆大豆胞囊线虫肌钙蛋白(Hg-tnc)和酰胺样多肽(Hg-flp)基因的部分片段,构建胞囊线虫的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VIGS),以期为大豆抗胞囊线虫抗性品种的培育及胞囊线虫基因功能验证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RT-PCR方法从大豆胞囊线虫中克隆出目的基因,电泳检测表明,克隆的Hg-tnc基因和Hg-flp基因部分片段分别约为1 000 bp和700 bp。将目的基因连接到烟草脆裂病毒载体pYY13上,转化大肠杆菌,利用PCR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Hg-tnc基因和Hg-flp基因已插入到pYY13载体上,VIGS载体构建成功。
  • 王文生, 罗云波, 石志平, 乔润林
    设定0.5,5,10,15和20℃5种温度,在气调库内测定臭氧化空气的衰减变化。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臭氧化空气的衰减速率明显减慢;在0.5℃的温度下,经过40min,臭氧化空气的浓度由25.5mg/m3降为19.5mg/m3,衰减率为23.5%;而在相同的时间内,5,10,15和20℃下的衰减率分别为35%,39.7%,62.9%和75.8%。同时发现,无论在哪种试验温度下,都表现出臭氧化空气在高浓度时衰减的量多,低浓度时衰减的量少。由回归方程计算出的0.5,5,10,15和20℃5种温度下的半衰期,分别为66,64,47,28,20min。
  • 金同铭, 崔洪昌
    探讨了用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检测苹果中糖、酸等四种组分的可行性,采用二阶导数来处理光学数据,分别筛选出914nm、950nm、897nm、912nm代表苹果中蔗糖,葡萄糖,果糖,苹果酸的第一特征波长。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其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2、0.992、0.996.对32个预测样品的检验误差为0.085、0.057、0.178和0.02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满足完整苹果中糖、酸含量的测定精度
  • 雷宇华, 闫芝芬, 严玉平, 魏建昆
    微丝骨架作为细胞骨架的一种,它在细胞的许多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微丝骨架受信号转导的调节。动物细胞中存在着细胞外基质(ECM) 质膜(PM) 细胞骨架(CTK)连续体,胞内、外信号可以通过此连续体进行双向传递。研究还证明,植物细胞中存在细胞壁(CW) 质膜(PM) 细胞骨架(CTK)连续体,并认为它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ECM PM CTK连续体,有着相同的功能。本文还对调节微丝骨架的主要信号传递途径进行了综述。
  • 王义芹, 杨兴洪, 李滨, 童依平, 李振声
    选用不同叶片姿态、不同叶片类型以及不同经济系数等多种特性小麦品种(品系)以及拟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叶位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以及小麦生物和经济产量。研究小麦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顶三叶面积与单株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而下部三片叶叶面积与单株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旗叶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而旗叶光合速率与旗叶面积的乘积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小麦顶三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有利于提高产量,旗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乘积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 姚觉, 于晓英, 邱收, 李达
    干旱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从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根系结构;叶片的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渗透势和参与渗透调节的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及甜菜碱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抗旱调节和功能蛋白的产生和作用及抗旱基因工程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抗旱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 蒲艳, 刘超, 林琪, 李继洋, 刘晓东
    运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载体pBluescript Ⅱ SK(+)以及植物表达载体pCAMBⅠA1300多克隆位点内相关的酶切位点进行改造,为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在构建敲除体系时提供更多便捷可用的酶切位点。通过酶切鉴定以及测序表明,成功将pBluescript Ⅱ SK(+)载体多克隆位点内Xho Ⅰ、Eco R Ⅴ、Sma Ⅰ、Sac Ⅱ 4个酶切位点,分别改造为Nhe Ⅰ、Mfe Ⅰ、Nsi Ⅰ、Pac Ⅰ;将pCAMBⅠA1300植物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内的Sac Ⅰ、Sal Ⅰ以2个酶切位点分别改造为Nsi Ⅰ、Pac Ⅰ,为今后构建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及对植物功能基因进行精准定位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张屹东, 黄丹枫, 牛庆良, 左开井
    在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var。reticulatus Naud。)叶片中克隆了一个cDNA片段,片段长1330 bp。这段cDNA序列及由此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多序列比对表明扩增的片段是编码K+通道MIRK(Melon Inward Rectifying K+Channel)基因的5'端。由此cDNA片段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了个跨膜片段S1到S,其间有一个对离子选择性有重要作用的特征序列结构GYGD(Gly-Tyr-Gly-Asp)。进化树分析显示MIRK属于KAT1亚家族,和在葡萄叶片中克隆的K+通道SIRK最相近。半定量RT-PCR试验表明,MIRK在甜瓜植株中根、茎、叶、花、果实等各器官中均有表达,主要在叶片和初期发育的果实中表达,在雌花和茎中也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MIRK在甜瓜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显示MIRK可能在甜瓜植株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孙世友, 刘孟朝, 张国印, 茹淑华, 韩宝文, 王凌, 贾良良
    Baidu(9)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无机氮分布和累积以及对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后,无机氮的分布和累积以均以硝态氮为主,从硝态氮分布看,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玉米收获期40 cm以下土层中习惯施肥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和对照处理;从小麦和玉米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来看,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减少43.55%,26.53%,40.82%和42.89%,28.96%,38.28%,32.52%。且冬小麦、夏玉米产量还略有增加。优化施肥措施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其中小麦季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8.94%~51.20%;玉米季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3.77%~43.68%。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和控释氮肥措施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提高,是值得推荐的氮肥措施。
  • 李国鹏, 何红艳, 尼章光, 张林辉, 解德宏, 俞艳春
    果实采收后仍是活的有机体,因此都会有一些生理生化的变化。就芒果果实采收后的呼吸强度、乙烯代谢、香气变化、相关酶类、软化研究及果实内含物变化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沙爱华, 王英, 刘志文, 蔡铭, 袁平该, 陈宪成
    植物开花时间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拟南芥和水稻中与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使人们得以认识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感知日照长短的变化主要由CONSTANS(CO)基因的表达所控制。CO能够将光信号与生物钟信号整合,调节开花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并最终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本文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 张万萍, 刘仁杰, 江燕, 万常蕾
    以绿豆芽、赤豆芽、松柳芽、葵花芽为材料,从浸种时间、催芽温度和栽培温湿度几方面探索了最佳环境条件对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催芽温度为20~25℃,绿豆芽苗菜最佳栽培环境为28℃和70%~90%的空气相对湿度;赤豆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30 h,最适催芽温度为20℃,赤豆芽苗菜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90%;松柳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8 h,最适催芽温度为30℃,松柳芽苗菜适合在28℃和70%的空气相对湿度下栽培;向日葵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8 h,最适催芽温度为25℃,温度为25℃及空气相对湿度为90%时最适合向日葵芽苗菜生长。最佳环境条件下,向日葵芽苗菜干物质含量最高且粗纤维含量最低,绿豆和赤豆芽苗菜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种类芽苗菜,绿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种类芽苗菜,松柳芽苗菜全N含量最高,而赤豆全P和全K含量极显著高于其种类。
  • 郑海霞, 王玉国, 冯智富
    凝胶迁移(EMSA)实验在理论上较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试验测定系统进行优化,缓冲液的选择是需要优化的因素之一.通过用T7RNA聚合酶与T7启动子DNA的结合反应来选择合适的缓冲液,结果表明,不同的缓冲液会影响凝胶迁移试验的结果,5×Buffer1结合缓冲液的效果较好;TBE电泳缓冲液比TAE、TGE的电泳效果好,同时在种不同浓度的TBE缓冲液中,0.2×的TBE效果最好.
  • 王思政, 王方晓, 宣立锋
    本文系中国蜡蝉总科区系分类研究的一部分,对海南省的蜡蝉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并包括作者所建立的3个新物种。
  • 赵继荣, 雒淑珍, 张增艳, 刘红霞
    cDNA-AFLP是一种新的mRNA指纹图谱技术,具有重现性高、准确、可靠的特点,可对生物体转录组进行全面分析,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特性研究、植物遗传标记分析和分离植物基因等方面。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本研究就cDNA-AFLP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在植物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 王俊斌, 王海凤, 王海英, 任健, 张少英
    以烟草叶片为材料,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植物激素茉莉酸(JA)含量的方法.利用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JA,提取物进一步用C18小柱纯化,然后用过量重氮甲烷甲酯化,最后用GC-MS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JA和内标的标准品均可用该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烟草叶片中不同浓度C18小柱洗脱物进行分析表明,40%和60%甲醇洗脱液中含有JA.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响应机械伤害后,内源J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说明应用GC-MS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烟草内源JA的含量,重复性较好.
  • 余华盛, 南成虎, 田良才
    提出了由小麦气候生态区、地理生态区、栽培生态区及品种区域四级所构建的小麦生态区划体系。将中国普通小麦划分为5大气候生态区和20个地理生态区,即:Ⅰ北方温带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3个春麦地理生态区;Ⅱ黄淮海暖温带冬麦气候生态区,包括海河流域、黄土高原、胶东沿海、华北平原、黄河中游丘陵川地和淮北平原6个冬麦地理生态区;Ⅲ南方亚热带(热带)秋(冬)播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秦巴山地、南方山地、四川盆地、云南高原、川贵高原6个秋播春麦地理生态区和华南冬播春麦地理生态区;Ⅳ新疆内陆冬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北疆春冬麦和南疆冬春麦两个地理生态区;Ⅴ青藏高原春冬麦气候生态区,包括青海春麦和西藏冬春麦两个地理生态区。
  • 刘晓荣, 陶承光, 吕书文, 杨国栋
    对番茄花药培养中基因型、小孢子发育、培养基种类、碳源、激素种类和配比、添加物、预处理和培养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进展做了综述。
  • 兰巨生, 胡福顺, 张景瑞
    田间测定农作物抗旱性所使用的胁迫敏感指数(1-Yd/Yp)/(1-∑Yd/∑Yp)是所谓抗旱系数Yd/Yp的变型,二者相关系数r=-1.因此,前者并没有改进后者的缺陷.作者以30个冬小麦为材料,经过两年试验,提出了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其表达式:品种旱地产量×抗旱系数/供试品种旱地平均产量,使抗旱生理指标的抗旱系数与农艺指标品种旱地产量得到较好的结合,更适合育种工作者应用.
  • 刘芬, 于秀梅, 刘大群
    为验证NaAc/无水乙醇沉淀法提取植物总RNA的质量,本研究对小麦不同组织及其他不同种属植物花的总RNA进行提取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植物总RNA完整性好、纯度高。以Tubulin为参照对其余4个持家基因GAPDH、Actin、Rubisco和Ubiquitin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扩增结果表明,选定的各持家基因在叶锈菌侵染不同时间的小麦叶片中的表达量并不一致,且各基因在小麦叶片中的丰度也存在差异。通过对几种基因的扩增,进一步证实该方法能够满足一般分子生物学下游操作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植物总RNA提取方法。
  • 李益, 胡尚连, 卢学琴, 蒋瑶, 黄胜雄, 李向前
    从基因库中调取已完成测序的纤维素合成酶CesA(Cellulose synthase)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共涉及15个物种的89个基因,基于以上氨基酸序列,应用常用的系统发生关系树生成软件MEGA3.1,做出这89个基因的系统发生关系树。综合已知的模式植物CesA基因的功能(仅指初生壁或次生壁形成特异性),可推测某些未知功能基因的可能功能。研究还发现绿竹CesA基因与玉米和大麦CesA基因在系统发生关系和同源性方面关系密切。CesA一级结构可变区中半胱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较大,在同一位点半胱氨酸多是与丙氨酸、丝氨酸和缬氨酸发生相互替换。
  • 王树起, 韩晓增, 乔云发, 严君, 李晓慧
    采用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和固氮能力有显著影响,随着N用量的增加,根瘤干质量、根瘤数量呈现先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适量施氮对根瘤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氮素供应不足时则会抑制根瘤的生长,但当氮素供应过量时也会抑制根瘤的形成.从根瘤干质量和根瘤数量来看,各处理间表现为N100>N200>N50>N25>NO,以N100处理下根瘤干质量最大,根瘤数量最多,显著高于不施氮(N0)和其他施氮处理,从不同生育时期来看,根瘤干质量表现为从苗期到花期再到鼓粒期,大豆根瘤的数量呈现出先明显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峰出现在花期,而根瘤数量表现为花期>苗期.施氮显著抑制了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表现为NO>N25>N50>N100>N200,表明施氮使大豆根瘤的固氮效率显著降低,因此,从大豆固氮效率来讲,施氮对大豆根瘤固氮具有抑制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和不施氮处理间均达到了5%的差异显著水平.因此,从大豆固氮和氮肥施用平衡的角度来看,应适量施用氮肥,既可以充分利用大豆的固氮功能,节约氮肥,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 杨艳荣, 赵锦, 刘孟军
    Baidu(70)
    枣吊是枣树结果的基本单位,全面了解枣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育,对提高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枣吊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形成发育及与坐果的关系等方面,并对枣吊研究中进一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周章乐, 王振英, 彭永康
    以小麦栽培种京411为材料,对小麦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获得稳定而清晰的PCR扩增效果.对影响RAPD实验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 李文阳, 尹燕枰, 时侠清, 闫素辉, 王振林
    以提纯的小麦胚乳A型和B型淀粉粒为测定对象,比较研究了A、B型淀粉粒的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A型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B型淀粉粒,而支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B型淀粉粒。与B型淀粉粒相比,A型淀粉粒含有较高的直/支链淀粉比。B型淀粉粒RVA参数中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均显著高于A型淀粉粒。原因可能是小颗粒淀粉(B型淀粉粒)内部结构紧密,淀粉糊化较大颗粒淀粉(A型淀粉粒)困难。
  • 陶晡, 刘彬, 司贺龙, 赵斌, 邢继红, 董金皋
    hrp基因是植物病原细菌中一类重要的致病基因,一般成簇排列。对14种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病原细菌基因组中的hrp基因簇进行了大小、G+C含量、基因组成的BlastP比较。发现它们的大小在18~24 kb,由22~28个基因组成。欧文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菌株中G+C含量较低,拉尔氏菌属和黄单胞菌属菌株的G+C含量较高。而且,各菌属的基因簇都有其独有的hrp基因,如假单胞菌属是hrpK1、hrpV、hrpA|欧文氏菌属是hrpT、hrpV、hrpA|拉尔氏菌属是hrpZ、hrpX、hrpY、hrpV|黄单胞菌属是hrpE、hrpD6、hpaA。其中,基因hrpA1、hrpA、hrpY和hrpE在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拉尔氏菌属和黄单胞菌属中均编码Ⅲ型菌毛的基因,可能在寄主和病原物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 白志英, 李存东, 孙红春, 吴同燕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其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对照),5A5、B代换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5B代换系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对照,3A、4D代换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2A、4D代换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由此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Synthetic 6x的5A、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干旱胁迫下,Synthetic 6x的3A、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2A、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
  • 贾智英, 李飞, 李池陶, 石连玉
    松浦鲤作为鲤鱼的一个培育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鱼类养殖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该品种优良性状的稳定保持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应用29对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松浦鲤保种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194尾松浦鲤个体中,共检测到16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724 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4 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2 2;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瓶颈效应分析表明,群体已经历了瓶颈效应;根据连锁不平衡方法计算有效群体大小为69.8。该研究表明人工选择压力对松浦鲤保种群体造成了较大影响,虽然其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经历了瓶颈效应,这对于品种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该品种保种工作中应注重加强保种策略研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持其种质利用价值。
  • 邓衍明, 叶晓青
    Baidu(21)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远缘杂交受精后生殖障碍的研究进展,对胚降解和杂种不育的特征特性与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克服植物远缘杂交受精后生殖障碍的方法,包括幼胚拯救(子房、胚珠和胚培养)以克服胚败育、染色体加倍以克服杂种不育及化学处理、回交等其他方法;最后指出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并整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以阐明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应是未来植物远缘杂交研究的重点方向。
  • 张丽, 何洪巨, 赵学志, 陈翠蓉, 郑鹏婧
    以20个不同萝卜品种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幼苗期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幼苗中总硫苷含量不同,其中,秋白萝卜〉春白萝卜〉樱桃萝卜。进一步对硫苷组成进行分析,发现了9种不同的硫苷,其中,4种硫苷属于脂肪族,4种属于吲哚族,1种属于芳香族硫苷。不同类型品种幼苗中的硫苷组成不尽相同。秋白及4个春白萝卜品种中含有上述9种硫苷;春白萝卜品种二年子和花知中含有8种硫苷,缺少1个吲哚族硫苷-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而所有樱桃萝卜品种中均缺少1个脂肪族硫苷-4-甲硫基丁基硫代葡萄糖苷。在对不同萝卜品种幼苗中各种硫苷所占总硫苷百分比分析时发现:秋白萝卜品种(除夏季外)及春白萝卜品种的幼苗中均以4-甲硫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为主,该类型的硫苷占总量的45%-77%,其次是吲哚-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夏季品种中上述两种硫苷的含量相当。樱桃萝b幼苗中的硫苷以吲哚一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为主(42%~72%)。在以上几种硫苷中,4-甲硫基-3-丁烯基硫苷是秋白萝卜与春白萝卜中的主要硫苷,在硫代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可被转化成异硫氰酸盐。该物质是一种解毒酶的诱发剂,在肝癌细胞系中起解毒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萝卜的品种改良及高硫苷含量萝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信息。
  • 王振汉
    为了促进母牛发情,做到早配种,多改良,全怀胎,我们1974年在牛改良配种站从集中起来的母牛改良群中,选出在整个配种期不发情的母牛13头,注射妊娠母马的血液,进行催情试验,效果良好,除一头没有发情,一头在注射孕马血后畜主牵回。
  • 刘时轮, 李勇, 傅俊范, 丁万隆, 方焕民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谢凤行, 赵玉洁, 周可, 张峰峰, 李亚玲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能力,从养虾池、混养池及污染河流的底质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2株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淀粉降解试验筛选到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H4和H,菌株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8.66,37.10 U/mL.以筛选到H4和H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H4和H进行连续诱变筛选产淀粉酶高的突变株.结果发现,第一次诱变后突变株的酶活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07%和111%;经过第二次诱变后,H4的突变株H4 Ⅱa,H的突变株HⅡa和HⅡb的产酶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47%,136%和13%,酶活达6.9,0.47和0.02 U/mL,说明紫外连续诱变有利于突变株产酶能力的提高.
  • 刘晓东, 刘超, 焦彬彬, 代培红, 苏秀娟, 李月
    低温是主要的逆境胁迫之一,限制了作物的地理分布和产量。筛选理想的抗冻靶基因用于分子育种对于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CBF调节子在植物抗冻反应中扮演主要的角色,CBF2是CBF调节子的组成成分之一,在抗冻反应中扮演负调控的作用。采用qRT-PCR和常规农艺性状测定法对2种CBF2基因突变体cbf2-1cbf2-2进行了多项指标的鉴定,结果发现在这2种突变体中CBF2基因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cbf2-1CBF2基因受低温诱导表达,但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而cbf2-2CBF2基因诱导表达的效应完全丧失。抗冻性检测结果显示CBF2基因的表达量越低,其突变体植株的抗冻性越强,同时冷胁迫后冷响应的下游基因表达量也越高,更重要的是,虽然这2种CBF2基因突变体抗冻性明显增强,但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其开花时间和单株种子产量并没有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BF2是一种可以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作物抗冻育种的理想候选靶基因,可以利用最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作物抗冻育种研究。
  • 曾广娟, 李春敏, 张新忠, 陈东玫, 赵永波, 董文轩
    为探索苹果叶片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改良的Tris-HC1法、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二硫苏糖醇(DTT)/丙酮法及Tris-HC1法等5种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经SDS-PAGE分离采用银染显色.结果表明,改良的Tris-HC1法在加大PVPP用量和蛋白质提取缓冲液的基础上,将丙酮沉淀蛋白质的时间由30 min增加到1 h,使蛋白质的得率最高为3.23μg/μL,上样量5μL得到的蛋白质条带数量最多,条带最清晰为1条.利用这一改良方法对苹果实生树不同节位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共发现6条蛋白质差异带,分子量分别为71.9,60.5,52.6,1.1,35.3,18.5 kDa,条带清楚,背景清晰.因此,改良的Tris-HC1法适用于苹果叶片的SDS-PAGE分析.
  • 杨春燕, 姚利波, 刘兵强, 张孟臣
    综述了世界大豆品质育种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动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的发展方向。
  • 周笑犁, 汤文杰, 孔祥峰, 印遇龙, 耿梅梅
    为了研究日粮添加L-精氨酸对环江香猪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浆生化参数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取10头平均体重为18.9±2.4kg的环江香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单笼饲养,分别饲喂添加0.83%精氨酸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和1.71%丙氨酸的基础日粮(等氮对照组),试验期为7d。每天记录试猪的采食量,并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称取空腹体重;试验第5~7d收集粪样,用TiO2指示剂法测定常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试验结束后空腹采集血液,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测定其生化参数和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与丙氨酸组相比,精氨酸组试猪平均日增重有升高趋势、料重比有降低趋势(P〉0.05),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血氨浓度显著降低、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苏氨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丙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氨基酸浓度、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值均有增加趋势(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精氨酸可增强环江香猪对某些日粮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中一些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有利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保证了其健康生长。
  • 师金鸽, 李占杰, 杨铁钊
    通过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烟苗,研究了水杨酸处理的烟草接种黄瓜花叶病毒后,其病情指数及抗病相关酶活性和H2O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CMV后21 d,SA处理烟株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SA预处理的烟株在接种CMV前后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表明水杨酸具有诱导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效应。
  • 刘明池, 小岛孝之, 田中宗浩, 陈杭
    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水平,获得了130个不同含水量的果实.分析表明:随着果实含水量的减少,果实大小、滴定酸含量降低,可溶性总糖、糖酸比、色相和硬度增加.在提高糖含量的过程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的幅度并不一样,从而改变了3种单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果实含水量与果实Brix、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0.71和-0.61.
  • 王松峰, 王爱华, 程森, 孙福山, 唐宇, 孙帅帅, 王全明
    为摸清引进烤烟新品种NC55的烘烤特性,以中烟100为对照品种,研究了成熟烟叶在暗箱条件下的变色特性,烘烤过程中色素含量、水分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暗箱条件下,NC55变黄快,易烤性好;变黄后开始变褐时间较中烟100长,变褐速度也较慢,耐烤性也好。烘烤变黄期,NC5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也较大,但低于中烟100,变黄与失水速度较协调;烘烤前期NC55的PPO活性较低,不易发生棕色化反应。品种NC55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均显著好于中烟100。
  • 余意, 杨其长, 赵姣姣, 刘文科
    Baidu(6)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水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红色、紫色和绿色3种叶色的生菜光合色素的光吸收特性以及生长和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3种叶色生菜光合色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规律基本相同,均在330~380nm的紫外光区、380~500nm的蓝光区和640~690nm的红光区有较大吸光度,且对紫外光的吸收最为强烈;绿叶生菜在光吸收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显著低于红叶生菜和紫叶生菜;红叶生菜光合色素在波长为380nm可见光处出现一光吸收峰值。红叶生菜和紫叶生菜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绿叶生菜,但各光合色素所占总光合色素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地上部鲜质量和根鲜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3种叶色生菜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花青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为红叶生菜>紫叶生菜>绿叶生菜。
  • 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根据配合力、杂种优势、系谱关系、生理和遗传特点及形态特征等,结合育种实践,将我国玉米种质分为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其它(外杂选、综合品种选、Suwan和低纬度种质4个亚群)5个杂种优势群9个亚群,提出了若干改良利用意见。并对种质基础狭窄、杂优群划分与利用、种质改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王伟娟, 鹿秀云, 李宝庆,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Baidu(32)
    从河北省22个主要产棉县市分离纯化得到67个棉花立枯病菌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融合试验表明,其中的62个菌株属于2个菌丝融合群,即AG-4和AG-2,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1.04%和1.50%;另有5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不融合,占7.46%,表明河北省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AG-4融合群。通过选用麦芽蛋白胨(MPDA)培养基(Ⅱ)进行对峙培养,将AG-4融合群菌株划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即AG-4-A、AG-4-B、AG-4-C、AG-4-D、AG-4-E和AG-4-F,分别占测定菌株的59.02%,6.56%,9.84%,1.64%,21.31%,1.64%。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丝融合群及其各营养亲和群致病力不同,以AG-4-A对棉苗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AG-2,均导致棉苗死亡;AG-4-E和AG-4-F虽然致病,但并不致死棉苗,各群相对致病力强弱顺序依次为:AG-4-A>AG-2>AG-4-B>AG-4-C>非融合类>AG-4-D>AG-4-E>AG-4-F。
  • 程红亮, 陈甲法, 丁俊强, 吴建宇
    在玉米自交系H8中发现一个叶色突变体,自然条件下,该突变体幼苗叶色呈淡绿色,生长明显缓慢,逐渐萎蔫死亡.利用出现淡绿色幼苗的自交系H8杂合体以及其与绿色自交系0-6构建的一套分离群体对叶色淡绿色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H8的淡绿色基因由1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初步命名为vll(Virescent leaf 1),并用SSR 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长臂上,位于SSR标记umc1323和umc1709之间,与二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1 cM和10.3 cM.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 张敏, 张季军, 刘俊杰, 刘娜, 李红
    对滑菇单核菌丝体的培养特征和单核体间交配反应进行研究,并进行单核体出菇试验,检验单核体出菇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滑菇属于二极性交配系统,单核体菌丝的培养特征具有多态性,两种交配型单核体的比例符合1∶1的分离规律;滑菇具有单核体结实的特性,但单核体栽培对产量造成影响,在发菌正常的情况下减产20%左右,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避免滑菇菌丝单核化现象对产量的影响。
  • 康静敏, 刘坤, 刘严, 张怡, 李成伟, 谭光轩
    为了分离克隆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蛋白基因,利用 SMART 技术构建了大丽轮枝菌酵母双杂交 cDNA 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滴度为 5.2×107 cfu/mL,库容为 3.9×107 cfu;文库 cDNA 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 0.5~2.0 kb,平均为1 kb;文库重组率为 96%。表明文库质量较好,为筛选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 王冉, 韩晗, 张辉, 包红朵, 王恬
    Baidu(28)
    分离鉴定裂解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K88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裂菌效力。用双层平板法从猪场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和酶切基因组对获得的噬菌体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了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等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外裂菌效力。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强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K88-4;其噬菌斑清晰透亮,周围无晕环;电镜显示:其头部呈正多面体对称,有可伸缩性尾部;核酸类型为双链DNA(基因组大小约60kb);该噬菌体能耐受60℃左右高温、在pH值为5~10内效价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为10min,暴发期为40min,裂解量为40;在5h内对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杀灭率将近100%。PK88-4是一株强裂解性肌尾科大肠杆菌K88噬菌体,具有裂解周期短、杀菌能力强等特点.为畜牧业防治产肠毒索性大肠杆菌K88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 郑津辉
    为获得性状稳定、高产的碱性蛋白酶菌株,采用平板诱变法对产碱性蛋白酶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牛奶平板法及Folin测酶活法从鸡粪土样获得产碱性蛋白酶出发菌株。该菌株经亚硝基胍(NTG)诱变并利用利福平抗性株筛选获得蛋白酶活力为出发菌株34,65倍的2个变异株。因此,利用亚硝基胍作为诱变剂可产生高产酶菌株。
  • 徐东瑞, 马礼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河北坝上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定量描述了坝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对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的气候效益、土壤改良效益、农业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工程治理,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强,结构合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 左文博, 吴静利, 杨奇, 张嘉楠, 刘桂茹
    本试验测定了北方冬麦区主推的22个冬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以及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并测定了各品种的抗旱性,尝试寻找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22个供试品种中,抗旱指数较高的品种有长6878、长4378、保麦9号、河农825、中旱110等;灌浆中期旱胁迫条件下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呈负相关,推测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旱胁迫条件下将根部形成的可溶性糖运输至穗部灌浆,弥补由于干旱造成的光合产物量的不足。
  • 李志刚, 刘小京, 张秀梅, 孙家灵, 牛振
    Baidu(71)
    在河北省海兴县对冬季利用苦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进行了大田试验。2005年冬季以试验区地下苦咸水(15 g/L),采用3种灌溉水量(90,135,180 mm)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以不作处理的小区为对照(CK)。结果表明,由于冰层对土体冻融过程的抑制和冰层融化时发生水盐分离而产生的淡水对表层土壤盐分的淋洗的双重作用,次年春季处理小区0~10 cm土层土壤脱盐效果明显,3个处理的脱盐率分别为13.1%,74.0%,80.8%,180 mm灌溉水量处理效果最好;而CK小区的表层土壤表现为积盐,积盐率为39.4%。春季冰层融化后大水量处理0~100 cm土壤的含盐量也明显小于CK。
  • 陈晓军, 王敬东, 殷延勃, 马洪文, 宋玉霞
    根据米香基因的测序结果,设计了4对引物,在0.8%琼脂糖上电泳检测Fgr基因。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检测粳稻和籼稻米香基因(Fgr),为大规模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效手段。
  • 吴欢欢, 李若楠, 张彦才, 霍习良
    从分析我国化肥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 分析了发展缓/控释肥料的必要性。通过对比国外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论述了国内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现状, 并对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走向及其需要重点攻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徐粤宇, 周玉雷, 赵茂林, 王志平, 王克武, 张艳
    Baidu(15)
    Mb级DNA的制备和酶切是构建YAC, PAC, BAC, BIBAC和TAC文库与大尺度物理图谱的基础。以浓度0.4%(m/m)NaCl人工模拟盐池中生长的多枝赖草再生叶为材料提取细胞核, 经钢丝细胞筛过滤, 多次回收滤渣和离心上清中的细胞核, 相差显微镜调浓度达108个/mL后, 经LMP包埋, 蛋白酶K降解核蛋白, 脉冲电泳纯化回收后, 在LMP胶块中2 Mb以上DNA的浓度约为250 ng/μL。在胶中经Hind III部分酶切再用脉冲电泳回收不同大小范围的DNA, 电洗脱浓缩除盐后浓度约为25 ng/μL。用此方法得到的核DNA不但无细胞器DNA等的污染, 而且浓度高, 可直接用于各种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 于国华, 张国树, 战淑敏, 罗文熹
    研究了在200、350、500、700、1000mg/kg CO2浓度处理下的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性。结果表明,增加 CO2浓度,可显着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强光下,效果尤其明显。黄瓜叶片光合速率对不同 CO2浓度的响应都有一个由低到高再低的趋势。黄瓜叶片暗呼吸在短时间内,随 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时间的延长(6min后),各种 CO2浓度下的呼吸速率都降至相似的低水平。此时, CO2浓度不影响暗呼吸速率。空气 CO2浓度,细胞间隙 CO2浓度与光合速率是一致的,在高 CO2浓度下,气孔导度一般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黄瓜叶片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随 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RuBP加氧酶活性降低,RuBP加氧酶与羧化酶之比亦下降。但在 CO2浓度超过500mg/kg后,RuBP羧化酶活性增长幅度变小
  • 代西梅, 黄群策, 秦广雍, 李国平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水稻品种IR36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胚囊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IR36二倍体胚囊的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了几种前人未曾报道的异常胚囊类型,即三核胚囊、六核胚囊、九核胚囊及一些退化胚囊,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结果可为正确认识水稻胚囊发育形成过程提供参考资料。
  • 王建林
    为指导燕麦生产,并了解燕麦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用LI-6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在锡林郭勒盟对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叶片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自然CO2浓度下,燕麦叶片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18.63μmol/(m2·s);在饱和光强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CO2浓度→∞时,潜在最大光合速率达到110.28 μmol/(m2·s);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气孔限制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气孔限制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迅速增大,而[CO2]>200 μmol/mol时,气孔限制值基本保持恒定.
  • 赵永亮, 宋同明
    简述了化学诱变的发展简史。系统介绍了玉米化学诱变的特点,处理方法和效果,详细分析了玉米化学诱发突变在解决某些基本生物学问题中的价值和育种领域里的可能应用等。
  • 赵国先, 张晓云, 左晓磊, 计成, 马秋刚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80只26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0.2%,0.3%,0.4%的葡萄糖氧化酶,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了11.01%(P>0.05),12.34%(P>0.05),16.06%(P<0.01),13.79%(P<0.05);破软蛋率分别降低了32.77%(P>0.05),33.45%(P>0.05),49.66%(P<0.05),33.11%(P>0.05);0.3%和0.4%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P<0.05)。日粮中添加0.4%葡萄糖氧化酶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0.2%~0.4%葡萄糖氧化酶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白蛋白的含量。0.1%~0.4%葡萄糖氧化酶有提高球蛋白、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提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0.4%添加组显著降低了肌酸激酶的活性(P<0.05)。
  • 刘晓东, 曹彩霞, 牟金贵, 王明秋, 刘学岷, 王玉海, 陈凤敏
    根据多倍体作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日本、前苏联、瑞典、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多种蔬菜作物的多倍体育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中叶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白菜进行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试管无菌苗诱导等多种诱变方式的研究,最终因为稔性太低无法继续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筛选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材料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材料杂交的手段开展多倍体育种,采用外观鉴定法、花粉粒与气孔观测法、细胞学鉴定法对选育品种进行鉴定,最终育成"多维462"等高稔性、抗逆性强的系列四倍体品种和自交系并应用于生产。分析了大白菜多倍体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提高大白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
  • 郭尚, 王秀英
    Baidu(33)
    通过花粉培养、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营养、保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花粉萌发适宜温度为18~38℃,上限温度为48℃,下限温度8℃,在较高生长温度条件下形成的花粉生活力较强;低温处理时间越长,对花粉发芽越不利;8℃低温、干燥条件有利花粉短期保存;营养充足的大型花蕾花粉萌发较好。
  • 林建丽, 朱正歌, 高建伟
    杂种优势是广泛存在的遗传学现象, 并在多种动植物中得到成功的利用, 但对于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学机理尚未十分清楚。本文对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评述, 在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经典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 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见解。探讨了杂种优势群和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最后对杂种优势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宋金耀, 孟庆祥, 刘永军
    以“青富13”苹果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苹果过氧化物酶(POD)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苹果叶片POD同工酶可粗分为酸性酶和碱性酶两大类,酸性酶的最适pH在6.0左右,碱性酶的最适pH在9.0左右;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的缓冲液体系对POD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该酶系最适温度综合表现为25℃左右,热稳定性试验表明苹果POD相当耐热,80℃可维持活性2min左右,55℃可保持活性72h;底物试验证明,该酶系可催化H2O对酚、胺类化合物的氧化作用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