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宏志,韩锦峰. 烤烟碳、氮代谢几个问题的探讨[J].烟草科技, 1998( 2) : 34-36.
[2] 李潮海,刘奎,连艳鲜. 玉米碳、氮代谢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34( 4) : 318-323.
[3] 邓世媛,陈建军. 干旱胁迫下氮素营养对作物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1) : 24-26.
[4] 薛青武,陈培元. 土壤水分干旱条件下氮素营养对小麦水分状况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1990,16( 1) : 49-56.
[5] 吴普特. 中国节水农业科技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C]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8-23.
[6] 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 节水农业在中国[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0.
[7] 武雪萍,梅旭荣,蔡典雄,等. 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 4) : 28-32.
[8] 王志敏,王璞,绪厚,等.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理论与技述[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 5) : 38-44.
[9] 石岩,林琪,位东斌. 不同灌水处理冬小麦耗水规律与节水灌溉方案确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 4) : 7-11.
[10] 山仑,张岁岐. 节水农业及其生物学基础[J]. 水土保持研究, 1999,6( 1) : 2-6, 13.
[11] Sun H Y,Liu C M,Zhang X Y, et al. 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water balance,yield and WUE of winter whea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Agr Water Manage,2006,85: 211 -218.
[12] 于振文,岳寿松,沈成国,等. 冬小麦高产高效灌水方案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1994( 2) : 3-6.
[13] 王志敏,王璞,兰林旺,等. 黄淮海地区优质小麦节水产栽培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19( 4) : 22 -25.
[14] Nakamura Y,Yuki K,Park S Y.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the developing endosperm of rice grain[J]. Plant Cell Physiology,1989,30: 833-839.
[15] 熊福生,高煌珠,詹勇昌. 植物叶片蔗糖、淀粉积累与其降解酶活性关系研究[J]. 作物学报, 1994,20( 1) :52-58.
[16] 周竹青,朱旭彤,周广生. 小麦旗叶光合生理指标与含糖量关系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21( 2) : 175-178.
[17] 马新明,李琳,赵鹏,等. 土壤水分对强筋小麦豫麦34 氮素同化酶活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29( 1) : 48-53.
[18] 王维,张建华,杨建昌,等. 适度土壤干旱对贪青小麦茎鞘贮藏性糖运转及籽粒充实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4,30( 10) : 1019-1025.
[19] 刘晓冰,李文雄,张志学. 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初步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 6) : 736-740.
[20] 王国莉. 非生物胁迫和ABA 处理对水稻酸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4) : 25 -29.
[21] 吕金印,山仑,高俊凤,等. 干旱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 2) :7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