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 王建国, 靳玉荣, 崔世茂, 王勇, 岳玲, 白晓雷
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市4个蔬菜主产区设施土壤含盐量均高于相邻大田(CK),除元宝山区外,松山区、红山区及宁城县0~5cm与其低层5~20cm土壤含盐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盐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宁城县连续栽培20年日光温室土壤含盐量达到最大值,表层0~5cm4.12g/kg,低层5~20cm1.8g/kg,4个地区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顺序依次是宁城县>元宝山区>松山区>红山区,宁城县表层和低层平均含盐量最高分别为3.14g/kg和1.45g/kg,比对照大田(CK)增加292.5%和215.2%。连续栽培5年左右设施土壤耕层0~20cm平均含盐量达到最高,这与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有关。引起设施土壤盐渍化的盐分离子存在地区差异,宁城县设施土壤SO42-含量最高达到1008mg/kg,NO3-含量最高为936mg/kg,Ca2+含量最高达448mg/kg,该地区设施土壤含盐量与阴离子SO42-、NO3-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和0.974**,与阳离子Ca2+、Mg2+、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0.873*和0.865*;元宝山区设施土壤含盐量与Ca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42-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和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