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oolfe J A.Sweet potato-an untapped food resour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 张立明,王庆美,王荫墀.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3(7):44-47.
[3] 高璐阳,房增国,史衍玺.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6(6):189-194.
[4] 陈晓光,丁艳锋,李洪民,等.施氮量对甘薯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5):2158-2161.
[5] 刘运平,杨守祥,史衍玺,等.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5,3(3):146-152.
[6] 陈晓光,史春余,李洪民,等.施钾时期对食用甘薯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3):759-763.
[7] 柳洪鹃,姚海兰,史春余,等.施钾时期对甘薯济徐23块根淀粉积累与品质的影响及酶学生理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14,1(1):43-52.
[8] 解晓红,解红娥,李江辉,等.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6):576-580.
[9] 后猛,刘亚菊,王欣,等.氮钾配施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1):260-264.
[10] 江燕.氮钾互作对甘薯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11]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59-362.
[12] 张治安,张美善,蔚荣海.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5-75.
[13] 华应熊.中国甘薯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6-107.
[14] 刘倩.施钾对甘薯产量品质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15] 陈晓光.不同施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16] 孙泽强,董晓霞,王学君,等.施氮量对多用型甘薯济薯21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1):70-73.
[17] Yukindo Tsuno,Kazuma Fujise.Studies on the dry matter production of sweet potato[J].Japanese Journal of Crop Science,1965,33(3):236-241.
[18] 王汝娟,王振林,梁太波,等.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品种钾吸收、利用和块根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3):520-526.
[19] 杨暹,关佩聪,李宝庆.氮钾互作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与氮磷钾吸收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1):28-32.
[20] 唐忠厚,李洪民,张爱君,等.长期定位施肥对甘薯块根产量及其主要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1):57-61.
[21] 柳洪鹃.甘薯不同品种块根产量差异的光合产物卸载机制及钾肥调控效应[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22] 余叔文,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36-338.
[23] 唐小付,龙明华,于文进.钾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11):5-8.
[24] 张丽,王寅,鲁剑巍,等.施钾对直播油菜产量及钾钙镁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3):336-343.
[25] 尚兴甲,王梅芳,孔繁华,等.氮磷钾肥料对天鹰椒养分吸收量及干物质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2,5(5):22-25.
[26] 郭熙盛,朱宏斌,王文军,等.不同氮钾水平对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2):16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