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玉,徐刚,吕迎春,等.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29(1):68-79.
[2] 谢祖彬,刘琦,许燕萍,等.生物炭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向[J].土壤,2011,43(6):857-861.
[3] 王萌萌,周启星.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机制研究[J].环境化学,2013,5(5):768-780.
[4] 张祥,王典,姜存仓,等.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79-984.
[5] 杨放,李心清,王兵,等.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2,40(1):100-107.
[6] 卜晓莉,薛建辉.生物炭对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3(3):535-540.
[7] 赖长鸿,李松蔚,廖博文,等.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潜在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4):50-54.
[8] 陈心想,何绪生,耿增超,等.生物炭对不同土壤化学性质、小麦和糜子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20):6534-6542.
[9] 陈红霞,杜章留,郭伟,等.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2930-2934.
[10] 张伟明,孟军,王嘉宇,等.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39(8):1445-1451.
[11] 张娜,李佳,刘学欢,等.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8(8):1569-1574.
[12] 李静静,丁松爽,李艳平,等.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6,28(1):96-103.
[13] 张园营,刘国顺,刘宏恩.施用生物炭对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及致香物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5):96-100.
[14] 赵殿峰,徐静,罗璇,等.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3):85-92.
[15] 尤方芳,赵铭钦,陈发元,等.生物炭与不同肥料配施对镉胁迫下烟株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6,28(3):489-495.
[16] 陈敏,杜相革.生物炭对土壤特性及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5(2):52-52.
[17] 毛家伟,张翔,司贤宗,等.不同碳肥水平对土壤肥力及烤烟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5,36(2):43-48.
[18] 牛玉德,杜鸿波,李金峰,等.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及类型对汉中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35-38.
[19] 陈山,龙世平,崔新卫,等.施用稻壳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6,30(2):142-148.
[20] 叶协锋,李志鹏,于晓娜,等.生物炭用量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5,21(5):33-41.
[21] 张嘉炜,杨永霞,冯小虎,等.添加生物炭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3):1-6.
[22] 刘典三,黄锡春,肖先仪,等.生物炭固定化缓控释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12):28-31.
[23] 王期凯,郭文娟,孙国红,等.生物炭与肥料复配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钝化修复效应[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6):583-589.
[24] 赵军,耿增超,张雯,等.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9):123-130.
[25] 牛玉德,王国良,李金峰,等.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汉中烤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60-63.
[26] 王晶,冯小虎,程谦,等.不同施炭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3):16-19.
[27] 高海英,何绪生,陈心想,等.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0):1948-1955.
[28] 陈懿,陈伟,林叶春,等.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态和烤烟生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2):3781-3787.
[29] 肖战杰,肖佳冰,李莉,等.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2):69-73.
[30] 王梅勋,陈利军,王家民,等.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烟田褐土水分库容及烤烟生物量的影响[J].土壤,2015,47(6):1076-1084.
[31] 万海涛.烤烟发育和产量品质及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对生物炭的响应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4.
[32] 王丽渊.生物炭对植烟土壤主要性状及烤烟生长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4.
[33] 刘新源,刘国顺,刘宏恩,等.生物炭施用量对烟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2):58-62.
[34] 杜文,谭新良,易建华,等.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烟叶质量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2007,13(3):25-31.
[35] 耿召良,张婕,葛永辉,等.烤烟主流烟气内源有害成分与烟叶化学成分相关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5):1447-1453.
[36] 朱梅华,吉绍长,梁洪波,等.基于化学成分的广西烟叶质量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7):1179-1183.
[37] 肖先仪,徐庆凯,黄平香,等.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42(5):836-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