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福锁,江荣风,陈 清,等.我国肥料产业与科学施肥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新宇,巨晓棠,张丽娟,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季化肥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296-303.
[3] Tilman D,Fargione J,Wolff B,et al.Forecasting agriculturally drive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Science,2001,292(5515):281-284.
[4] 巨晓棠,张福锁.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3,12(1):24-28.
[5]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4-114.
[6] 张 璐,殷秀岩,廉鸿志,等.农业系统中磷肥残效及磷循环研究Ⅱ.磷及其他养分在作物体内分配[J].应用生态学报,1992,3(3):231-235.
[7]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240-242.
[8] 李鸣雷,谷 洁,高 华,等.不同有机肥对大豆植株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9):67-72.
[9] 王昌全,李廷强,夏建国,等.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19(3):241-244.
[10] 刘立军,徐 伟,唐 成,等.土壤背景氮供应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5,19(4):343-349.
[11] 刘杏兰,高 宗,刘存寿,等.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J].土壤学报,1996,33(2):138-142,144-147.
[12] 刘玉涛.旱地玉米施用有机肥的定位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2):86-88.
[13] 高云晖.粮油轮作中施肥对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1):22-24.
[14] 张学林,王 群,赵亚丽,等.施氮水平和收获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65-2572.
[15] 李 占,丁 娜,郭立月,等.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7):71-7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