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晓远,罗远培. 土壤水变动与冬小麦根、冠生长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2001.
[2] 高志英,丁圣彦.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物质分配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D]. 郑州: 河南大学,2007.
[3] 王琴,郭相平. 玉米水分胁迫下补偿效应初步研究[D]. 南京: 河海大学, 2006.
[4] 刘永红,杨文钰. 玉米根、叶器官对花期干旱的响应及其复水补偿生长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5] 张烈君,郭相平. 水稻水分胁迫补偿效应研究[D]. 南京: 河海大学, 2007.
[6] 张维强,沈秀瑛. 水分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94,9( 3) : 44-47.
[7] 郭相平,王琴,刘展鹏,等. 旱后复水对玉米后继新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 2) : 20-29.
[8] 克热木·伊力,王丽娜,侯江涛. 水分胁迫对扁桃砧木干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07,25( 4) : 1-5.
[9] 张桂清,李锋,蒋水元,等. 两种土壤含水率下匙羹藤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率的初步研[J]. 广西植物,2007,27( 3) : 508-512.
[10] Baker N R. A possible role of photosystem Ⅱ in environmental perturbations of photosynthesis [J]. Physiol Plant,1991,81: 563-570.
[11] 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等. 水分胁迫抑制水稻光合作用的机理[J]. 作物学报, 1994,20( 5) : 601-606.
[12] 詹海仙,畅志坚,魏爱丽,等. 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 10) : 1049 -1051.
[13] 孙侨南,李进才,王月梅,等. 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 4) : 5-7.
[14] 魏磊,崔世茂. 干旱胁迫对山杏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23( 5) : 194-197.
[15] 时丽冉,王玉平,刘国荣,等. 干旱胁迫对地被菊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 3) : 119-121.
[16]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等.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1993,26( 3) : 1-11.
[17] 翁仁宪,武田友四郎,县和一,等. 日本作物学会纪事, 1982,51( 4) : 50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