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克均. 芦笋高产栽培实用技术[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9- 16.
[2] 龙 程, 潘瑞炽. 雌雄石刁柏嫩茎的营养价值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J] . 作物学报, 1998, 24( 5) : 584- 589.
[3] 冯晓棠, 彭明生, 徐耀泉, 等. 石刁柏组织培养快繁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J] . 中国蔬菜, 1994( 5) : 9- 12.
[4] 范双喜, 谷建田. 石刁柏胚状体诱导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J]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5, 10( 2) : 39- 43.
[5] 冯晓棠, 邢定一, 王为民, 等. 芦笋组织培养生根技术研究[ J] . 中国蔬菜, 1991, 14( 2) : 20- 22.
[6] 谢从华, 柳 俊. 植物细胞工程[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6- 40.
[7] 林加涵, 魏文玲, 彭宣宪. 现代生物学实验( 上册)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0- 97.
[8] 王亚馥, 崔凯荣, 汪丽虹. 小麦体细胞胚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J] . 植物学报, 1994, 36( 6) : 418- 422.
[9] 王亚馥, 崔凯荣, 陈克明. 小麦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胚胎学及淀粉消长动态的研究[ J] . 实验生物学报, 1993, 26( 3) : 259- 267.
[10] 范双喜. 适时采收对芦笋幼茎品质的影响[ J] .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10) : 18- 19.
[11] 周维燕, 石刁柏花粉胚的发生及纯合株的快速鉴定[ J]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8( 4) : 369- 372.
[12] 赵 洁, 程并辰. 伤组织形态发生能力及器官发生的研究[ J]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2, 10( 4) : 328- 332.
[13] 赵 洁. 化学因子对石刁柏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简报)
[ J]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28( 2) : 113- 115.
[14] Steward F C, Mesm O, Mears K. Growth and organized developmentof cultured cells II. Ornanization culture grownfrom suspended cells[ J] . Am J Bot, 1958, 45: 705- 708.
[15] Reinert J, Bajaj Y P S, Zbell B. Aspects of organizationorganogenesisand embryonenesis[M] MStreet Plant Tissueand Cell Culture 2nd ed Blackwel, 1978: 389- 427.
[16] ZEE S Y,WU S G. Somatic embryonenesis in the leaf explantsof Chinese celery [ J] . Aust J Bot, 1980, 28: 429-436.
[17] 崔凯荣, 戴若兰.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3-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