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正斌, 山仑. 作物抗旱生理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1998, 43(17): 1812-1817.
[2] 梁峥, 马德钦, 汤岚, 等. 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J]. 生物工程学报, 1997, 13: 2 36-240.
[3] 郭学民, 东方阳, 孙耀中, 等. 旱作转BADH基因水稻茎的解剖结构特征与产量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3): 32-38.
[4] RAZZAQ Abdull, ZHANG Yan-min, YANG Fan, et al. In planta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apical meristem: a preliminary study[J].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2005, 20 (1): 17-22.
[5] 孙耀中, 东方阳, 陈受宜, 等. 盐胁迫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幼苗耐盐生理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3); 38-42.
[6] 张艳敏, 丁占生, 温之雨, 等. 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表达与甜菜碱积累[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院庆专辑): 36-39.
[7] 张艳敏. 郭北海. 蒋春志.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小麦的耐盐耐旱性[J]. 华北农学报, 2003, 18(1): 29-32.
[8] 郭岩, 张莉, 肖岗. 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及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研究[J]. 中国科学(C辑), 1997, 27(2): 151-155.
[9] 孙耀中, 东方阳, 郭学民, 等. 转BADH基因水稻旱作与水作条件下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比较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4): 122-128.
[10] 郭学民, 刘永军, 东方阳, 等. 转BADH基因水稻叶片气孔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7): 1195-1199.
[11] 郭学民, 东方阳, 孙耀中, 等. 旱作转BADH基因水稻旗叶、不定根解剖结构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3): 454-459.
[12] 刘永军, 郭守华, 杨晓玲.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 64-156.
[13] 王忠. 植物生理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434-455.
[14] 胡颂平, 周清明. 陆稻抗旱性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7(3): 240-244.
[15] 蒋明义, 郭绍川, 张学明. 水分亏缺诱导的氧化胁迫和植物的抗氧化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32(2): 144-150.
[16] 卢少云, 郭振飞, 彭新湘, 等. 干旱条件下水稻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及其与耐旱性关系[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8(4): 21-25.
[17] 杨晓玲, 鲁玉哲, 杜香华. 干旱胁迫下新红星苹果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6, 3: 26-29.
[18] 崔国贤, 沈其荣, 崔国清, 等. 水稻旱作及对旱作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 2001(3): 7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