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顺义,李欢,史衍玺,等. 甘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72-276.
[2] 柳洪鹃,姚海兰,史春余,等. 施钾时期对甘薯济徐23块根淀粉积累与品质的影响及酶学生理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43-52.
[3] 刘倩. 施钾对甘薯产量品质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4] 齐鹤鹏,安霞,刘源,等. 施钾量对甘薯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6,32(1):84-89.
[5] 宁运旺,马洪波,许仙菊,等. 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3):486-495.
[6] 赵庆鑫,江燕,史春余,等. 氮钾互作对甘薯氮钾元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及与块根产量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2017,53(5):889-895.
[7] 武维华. 植物响应低钾胁迫及钾营养高效的分子调控网络机制研究[J]. 中国基础科学,2007,9(2):18.
[8] 陈根辉,郭其茂,林子龙,等. 不同施钾量对龙薯2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7(3):91-95.
[9] 宁运旺,曹炳阁,朱绿丹,等. 施钾水平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钾效率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2):320-325.
[10] 曹月阳. 不同品种甘著钾素吸收积累特征及钾效率的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11] 林琪,石岩,位东斌,等. 不同氮、钾配比对夏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6(5):43-45.
[12] 邓日烈,温玉辉. 钾肥对甘薯产量影响的初探[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74-77.
[13] 杨新笋,周宏,程航,等.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鄂薯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208-209.
[14] 张定一,张永清. 施钾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3):32-37.
[15] 王秋媛,田江梅,韩叙,等. 磷对淀粉型甘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5):1252-1260.
[16] 于振文,梁晓芳,李延奇,等. 施钾量和施钾时期对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69-74.
[17] 吕长文,赵勇,唐道彬,等.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氮、钾积累分配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2):475-482.
[18] Osaki M,Ueda H,Shinano T,et al. Accumula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compounds in sweet potato plants grown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J]. Soil Sci Plant Nutr,1995,41(3):547-555.
[19] 姜存仓. 不同基因型棉花对钾的反应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20] 蔡艺艺,陈国防,盛锦寿,等. 氮磷钾肥对甘薯养分积累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7,24(11):21-23.
[21] 田江梅. 氮磷钾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影响及光合和养分积累的调控[D]. 重庆:西南大学,2016.
[22] 王晓光,曹敏建,于海秋,等. 不同基因型大豆吸收利用钾素的差异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5):520-524.
[23] 任国博,史春余,姚海兰,等. 施钾时期对甘薯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5):33-36.
[24] Wang J D,Wang H Y,Zhang Y C,et al.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in potassium uptake and utilization among sweet potato(Ipomoea batatas L.)genotype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5,170:76-82.
[25] 胡承孝,王运华. 不同小麦品种钾吸收、分配特性及其钾营养效率的差异(英文)[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3):233-239.
[26] 王凌云,贾峥嵘,李江辉,等.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6):790-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