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志广,赵颂民,沈银柱,等.普通小麦与小黑麦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3,18(1):68-71.
[2] 周福平,孙黛珍,王曙光,等.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6,21(6):33-36.
[3] 胡立芹,徐林涛, 张超, 等. 六倍体小黑麦基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106-112.
[4] 何江峰, 陆振翔, 朱树声,等. 干旱胁迫对小黑麦生物量及淀粉特性影响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6):102-106.
[5] 朱铁霞,高凯,王国成. 小黑麦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4):433-437.
[6] 匡艺,李廷轩,余海英.小黑麦植株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J].草业学报,2011,20(4):82-89.
[7]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34(2):57-62.
[8] 谢楠,赵海明,刘贵波,等.河北低平原区饲用黑麦、小黑麦的引种筛选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6,21(S1):77-80.
[9] 何江峰,赵萌莉,郑轶慧,等. 小黑麦的饲用特性及其在草地生态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1):101-107.
[10] 何峰,李向林,白静仁,等.环境因子和刈割方式对两种冷季型牧草冬季生长速率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5,27(5):38-41.
[11] 赵雅姣,田新会,杜文华.饲草型小黑麦在定西地区的最佳刈割期[J].草业科学,2015,32(7):1143-1149.
[12] 游永亮, 李源, 赵海明, 等.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J].草原与草坪, 2015, 35(3):32-37.
[13] 李彦良,贾海瑜,贾苏卿,等.小黑麦+青贮玉米牛羊饲草生产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11-12.
[14] 李诚,艾尼瓦尔·哈德尔,孔广超,等.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在新疆的最佳收草期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406-409.
[15] 李晶,杨猛,庄文峰,等.刈割对不同密度小黑麦东农5305产量及再生营养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9(1):73-77.
[16] 王增远,孙元枢,陈秀珍,等.饲草小黑麦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J].作物杂志,2004(4):40-41.
[17] 李诚,孔广超,曹连莆,等.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小黑麦的抗旱性[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13):2682-2684, 2687.
[18] 林存亮,李鸿文,石培春,等. 用隶属函数值评价小黑麦在萌发期及幼苗期对复合盐胁迫的耐性[J].新疆农业科学, 2012, 49(5):808-814.
[19] 马春晖,韩建国.高寒地区种植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研究[J].中国草地,2002,23(2):49-54.
[20] Jedel P E,Salmon D F. Forage potential of spring and wintercereal mixture on a short-season growing area[J]. Agronomy Jourmal,1995,87(4):73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