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成瑷,王伯伦,张文香,等.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4):318-322.
[2] 高 军,黄义德,陈金节,等.不同播种密度和秧龄对杂交中籼稻新两优6号群体数量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231-236.
[3] 辛保平,刘明久.水稻插秧苗数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4):5-6.
[4] 江 海,王秋菊,赵宏亮,等.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2):10-13.
[5] 周江明,赵 琳,董越勇,等.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274-281.
[6] 郑桂萍,梁金国,赵 洋,等.群体构建因素与寒地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4,30(3):56-61.
[7] 陈海飞,冯 洋,蔡红梅,等.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6):1319-1328.
[8] 王庭柱,郑桂萍,高红星,等.龙粳31密度和田间肥料效应分析[J].作物杂志,2014(4):101-105.
[9] 陈于敏,世 荣,韩 蕊,等.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云粳3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419-1423.
[10] 郑晓微,吴树业,刘 姗,等.育秧方式与机插密度对早稻机插栽培的产量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41-45.
[11] 潘圣刚,黄胜奇,江 洋,等.秧龄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3):134-138.
[12] 郭福泰,冯建成,李 丰,等.不同播种期和插秧苗数对特优107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1):104-108.
[13] 王小龙,李洪林,吴亚晶,等.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9-30.
[14] 黄锦霞,邱卫华,关文世,等.不同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Q优6号生育特性及群体特点研究[J].作物杂志,2012(6):122-126.
[15] 刘文祥,青先国,艾治勇.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水稻冠层和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3,28(2):114-121.
[16]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等.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8,22(5):507-512.
[17] 殷春渊,张 庆,魏海燕,等.氮肥水平对不同育种时代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5):123-129.
[18] 孙永健,陈 宇,孙园园,等.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三角形强化栽培杂交稻抗倒伏性与群体质量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2012,26(2):189-196.
[19] 李刚华,李德安,宁加朝,等.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8,22(6):61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