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盼盼.北五味子木脂素高含量部位筛选与提取工艺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9 - 10.
[2] 高东升, 李宪利, 束怀瑞, 等.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J].果树学报, 2002, 19 ( 6) :385 - 388.
[4] 钱芝惠.胡杨生长的激素调节与矿质元素分析[D].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24 - 25.
[3] 于艳琴, 呼凤兰.设施栽培杏树休眠前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J].北方果树, 2011 , 1 : 11 - 12.
[5] 杨恕玲, 单守明 , 巩传银, 等.水杨酸对休眠期茶树光合作用和抗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5) : 121 - 124.
[6] 高东升, 李宪利, 束怀瑞.化学脱叶对桃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J].果树学报, 2002, 19(4) : 269 - 271 .
[7] 王连荣, 李振侠, 常美花.落叶果树休眠生理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7) : 2657 - 2659.
[8] 林世青, 许春辉, 张其得, 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性生理学、 生态学和农业现代化中 的应用[J].植物学通报, 1992, 9(1 ) : 1 - 10.
[9] 卢从明 , 张其德, 匡廷云.水分胁迫对小麦光系统Ⅱ 的影响[J].1994, 36(2) : 93 - 98.
[10] Ji X B, Hollocher T C.Reduction of nitrite to nitric oxideby enteric bacteria[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88, 157: 106 - 108.
[11] 付连双, 谢甫绨.土壤水分对越冬期间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 42(4) : 36 - 41 .
[12] 张守仁.叶绿素荧光动 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植物学通报[J].1999, 16(4) : 444 - 448.
[13] 周朝彬, 宋于洋, 王炳举, 等.干旱胁迫对胡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24(4) : 5 - 9.
[14] 莫亿伟, 郭振飞, 谢江辉.温度胁迫对柱花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11 , 20(1 ) : 96 - 101 .
[15] 余小龙, 余树全, 伊力塔, 等.UV-B 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 42(10) : 114 - 119.
[16] 陈建明 , 俞晓平, 程家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在植物抗逆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浙 江 农 业 学 报,2006, 18(1 ) : 51 - 55.
[17] 吴韩英, 寿森炎, 朱祝军, 等.高温胁迫对甜椒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园艺学报, 2001 , 28 (6) :517 - 521 .
[18] 綦 伟, 谭 浩, 翟 衡.干旱胁迫对不同葡萄砧木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J].应 用 生 态 学 报,2006, 17(5) : 835 - 838.
[19] 王 梅, 高志奎, 黄瑞虹, 等.茄子光系统Ⅱ 的热胁迫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63 - 68.
[20] Baker N R.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 probe of Photosynthesis In Vivo[J].Annu Rev Plant Biol, 2008, 59: 89- 113.
[21] 应叶青, 郭 璟, 魏建芬, 等.水分胁迫下毛竹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6) : 128 - 133.
[22] 秦红艳, 沈育杰, 艾 军, 等.盐胁迫对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 5: 35 - 38.
[23] 窦新永, 吴国江, 黄红英, 等.麻疯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 应[J].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8, 19 ( 7 ) : 1425 -1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