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薛伟, 宋宝全, 周霞, 等. 抗菌植物的研究新进展[J]. 农药, 2005, 44(6): 241-246.
[2] 邹先伟, 蒋志胜. 杀虫植物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发展前景[J]. 农药, 2004, 43(11): 481-486.
[3] 翟兴礼, 刘秀花. 苦楝果实提取物对Bt-8010和Bt-7216的抑菌活性[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5): 132-134.
[4] 田菲菲, 蒋继志, 沈凤英, 等.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增刊): 131-134.
[5] 程水明, 宋家永, 阎耀礼, 等. N-硝基-N-取代酰基-2, 4, 6-三氯苯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2): 119-122.
[6] 潘争艳, 刘伟成, 裘季燕, 等. 放线菌Ⅲ-61和A-21对蔬菜枯萎病和灰霉病的控制作用[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4): 92-97.
[7] 宋东伟, 赵文军, 吴雪萍, 等. 阿魏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05, 27(3): 329-332.
[8] 何爽, 谭敦炎. 阿魏的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5(2): 1-7.
[9] 吴文君.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术导论[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141-145.
[10] 方中达. 植物病理研究方法[M]. 第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