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丽娟, 刘丹, 徐永清, 冯旭, 贺付蒙, 李爱雨, 王雪, 杨燕, 李翠婷, 袁强, 李凤兰. 寒地玉米秸秆不同腐熟时期的理化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32-139. |
[2] |
路晓月, 王子夜, 韩建玮, 许露, 张晓飞, 韩杰, 王志刚, 刘越, 索相敏, 阎爱华. 木醋液对八棱海棠生长及再植病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75-185. |
[3] |
王启尧, 赵庚星, 赵永昶, 杨婧文, 张术伟, 李涛, 李建伟, 潘登, 涂强. 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棉花长势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67-274. |
[4] |
韦锦坚, 覃潇敏, 农玉琴, 骆妍妃, 陆金梅, 陈远权, 韦持章. 茶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89-296. |
[5] |
张芮, 王腾飞, 张梅花, 张永胜, 杨昌钰, 陈志丕. 覆膜与补充灌溉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32-140. |
[6] |
戴良香, 丁红, 史晓龙, 徐扬, 张冠初, 秦斐斐, 张智猛. 盐胁迫对不同生育时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59-67. |
[7] |
姜伟, 白红梅, 薛国萍, 杜金伟, 高婧, 李杰, 慕宗杰, 胡玉珍, 宋庆成.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设施连作果类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82-89. |
[8] |
何铭钰, 肖汉乾, 邓小华, 李良勇, 李武进, 周孚美, 陈治锋, 肖艳松, 黄琼慧, 黄杰. 浓香型稻茬烤烟生长和物质积累与养分利用效率[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39-146. |
[9] |
王俊红, 王星琳, 王康, 任振兴, 王梦亮. 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55-162. |
[10] |
刘蕾, 徐梦, 王凌, 茹淑华, 孙世友, 郜静, 李玭, 张国印, 马俊贤. 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203-215. |
[11] |
王建国, 路战远, 程玉臣, 张德健, 赵小庆, 武海明, 赵玉河. 休耕对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81-88. |
[12] |
王凌, 张国印, 刘孟朝, 孙世友, 刘蕾, 茹淑华, 赵欧亚, 李博文. 硝化抑制剂和肥料减施对减少设施菜田氮源气体排放及与微生物功能基因的互作[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96-203. |
[13] |
姜莉莉, 王开运, 武玉国, 王开元, 王红艳.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41-147. |
[14] |
黄亚男, 傅志强, 王勃然, 李超. 水稻根际特性与甲烷排放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115-123. |
[15] |
李培培, 黄柯铭, 申凤敏, 仝昊天, 田志强, 韩燕来. 绿肥间作与氮肥减施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4): 14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