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匡跃辉.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24-42.
[2]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等.河北低平原春季不同灌溉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趋势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3):13-15,18.
[3] 马俊永,曹彩云,李科江,等.河北低平原春季不同灌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趋势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1-2.
[4] 徐松杰,郑根昌.不同灌水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5):8-10.
[5] 戴忠民,张秀玲,张红,等.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29(9):1791-1798.
[6] 孙宪印,吴科,钱兆国,等.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096-2100.
[7] 董超,孟瑞娟,何东平,等.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56-57.
[8] 关立,王阔,郭鹏飞,等.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4):75-76.
[9] 李晓航,杨丽娟,盛坤,等.不同灌水处理下小麦干物质分配,转运及其产量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0):33-37.
[10] 董剑,王伟,赵万春,等.不同灌溉模式对陕西关中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4-19715,19717.
[11] 张其鲁,魏秀华,姜官恒,等.小麦不同灌水组合模式优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8):58-60.
[12] 董剑,赵万春,高翔,等.水氮调控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2,27(3):196-202.
[13] 刘丽平,欧阳竹.灌溉模式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特征和倒伏指数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6):174-180.
[14] 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等.春季灌溉次数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3-6.
[15] 刘丽平,欧阳竹,武兰芳,等.灌溉模式对不同群体小麦光合特性的调控机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2):189-196.
[16] 杨霞,李毅博,白月梅,等.干旱条件下叶片非顺序衰老小麦顶二叶叶绿素荧光特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1):173-179.
[17] 王海霞,李玉义,任天志,等.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0,29(6):112-114,138.
[18] 王映红,董昀,盛坤,等.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2):61-64.
[19] 张胜爱,李正来,秦青春,等.春季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z2):164-168.
[20] 张喜英,裴冬,由懋正.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1(1):90-95.
[21] 于振文,岳寿松,沈成国,等.高产低定额灌溉对冬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5,21(4):503-508.
[22] 任三学,赵花荣,姜朝阳,等.不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z2):169-174.
[23] 王德梅,于振文.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9):1965-1970.
[24] 季书勤,郭瑞,赵淑章,等.肥水运筹对不同筋类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30-134.
[25] 王海霞,李玉义,任天志,等.冬小麦生长季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759-1764.
[26] 李梦哲,张维宏,张永升,等.不同水分管理下全田土下微膜覆盖的冬小麦耗水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893-4904.
[27] 李远华,赵金河,张思菊.等水分生产率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2001(8):65-66.
[28] 孙景生,康绍忠.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2):1-5.
[29] 崔世明,于振文,王东,等.灌水时期和数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442-446.
[30] 张胜全,方保停,王志敏,等.春灌模式对晚播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4):2035-2044.
[31] 董宝娣,张正斌,刘孟雨,等.小麦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及对灌溉制度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7-33.
[32] 石元春,刘昌明,龚元石.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7-19.
[33] 王璞,王启现,鲁来清,等.灌水运筹对冬小麦粒重和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1,16(3):80-85.
[34] 李建民,王璞,周殿玺,等.灌溉制度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农业研究,1999,7(4):23-26.
[35] 董宝娣,师长海,乔匀周,等.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类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原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5):1096-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