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志勇,季孔庶.干旱胁迫对杂交鹅掌楸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2):86-89.
[2] 姜卫兵,高光林,俞开锦,等.水分胁迫对果树光合作用及同化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2,19(6):416-420.
[3] 马 清,楼洁琼,王锁民.Na+对渗透胁迫下霸王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3):198-203.
[4] 周玉梅,韩士杰,张军辉,等.不同CO2浓度下长白山3种树木幼苗的光合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41-44.
[5] 刘桂玲,郑建利,范维娟,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耐盐性[J].植物生理学报,2011,47 (8):777-784.
[6] 汪 云,陈胜勇,李观康,等.甘薯抗旱性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35-38.
[7] 张明生,谈 锋,张启堂.快速鉴定甘薯品种抗旱性的生理指标及方法的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260-265.
[8] 钮福祥,华希新,郭小丁,等.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J].作物学报,1996,22(4):392-398.
[9] 张明生,谢 波,戚金亮,等.甘薯植株形态、生长势和产量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J].热带作物学报,2006,27(1):39-43.
[10] 孔宪辉,韩焕勇,宁新柱,等.不同水分处理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5(5):131-132.
[11] 喻方圆,徐锡增,Robert D G.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4种针叶树苗木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4,40(2):38-44.
[12] 张卫强,贺康宁,田晶会,等.不同土壤水分下侧柏苗木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44-47.
[13] 惠红霞,许 兴,李前荣.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枸杞光合功能的改善[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137-2142.
[14] 刘长利,王 文,崔俊茹,等.干旱胁迫对甘草光合特性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6,26(1):142-145.
[15] 王 磊,胡 楠,张 彤,等.干旱和复水对大豆(Glycine max)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27(9):3630-3636.
[16] 范苏鲁,苑兆和,冯立娟,等.水分胁迫对大丽花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119-122.
[17] 蒙祖庆,宋丰萍,刘振兴,等.干旱及复水对油菜苗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1):40-47.
[18] 柯世省,黑刚刚,张文标.夏蜡梅光合作用对生长环境光强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488-9489,9492.
[19] 刘 华,肖长新,韩锁义,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7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