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玉磊,李春喜,姜丽娜,等.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旗叶衰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72-75.
[2] 尚玉磊,李春喜,姜丽娜,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0,18(4):408-411.
[3] 于运华,刁家连,李建民,等.壮丰安对冬小麦春生叶生理功能的调控效应初步研究[J].作物学报,1998,24(6):984-989.
[4] 杨忠义,范春晖,郭平毅.氮肥与多效唑对冬小麦叶片生理功能的调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5):947-950.
[5] 鱼彩彦,周建斌,拓秀丽,等.不同氮水平下化学调控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干早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58-62.
[6] 雷振声,徐立新,吴正卿,等.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4):71-74.
[7] 李群,陈德辉,梁永红,等.植物生长剂EMT对弱筋小麦的调控效应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5,6:10-11.
[8] 赵广才,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调节效应[J].北京农业科学,1994,12(5):16-18.
[9] 苏珮,蒋纪云,王春虎.小麦蛋白质组分的连续提取分离法及提取时间的选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21(2):1-4.
[10] 赵广才,常旭虹,刘利华,等.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5):723-727.
[11] 申玉香,郭文善,周影,等.氮素和基本苗对宁盐一号小麦籽粒产量、群体质量和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1):134-137.
[12]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等.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71-1078.
[13] 张翼涛,李硕碧,不同栽培条件与小麦籽粒品质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2):16-21.
[14] 王东,于振文.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氮素同化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5):147-150.
[15] 刘霞,李青常,王振林,等.施氮水平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报,2007,13(1):70-76.
[16] 雷振生,徐立新,吴政卿,等.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4):71-74.
[17] 邵运辉,张洁,张清田,等.丰优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小麦研究,2002,23(4):27-28.
[18] 海江波,由海霞,张保军.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3):21-24.
[19] 吴九林,刘蓉蓉,刘文广.多效唑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68-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