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宝占, 周萌, 董志香, 申龙强, 马鹏, 陈蕙, 拓明文, 张森昱, 常磊, 柴雨葳, 黄彩霞. 不同麦秆带状覆盖对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3): 68-78. |
[2] |
蒲小娟, 李英琪, 罗昊文, 邢丕鹏, 刘梅英, 吴义祝, 何珍珍, 潘圣刚. 不同施肥方式对香稻产量、品质以及香气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3): 89-96. |
[3] |
郝小聪, 侯起岭, 高建刚, 岳洁茹, 安春会, 王长华, 杨吉芳, 白秀成, 孙辉, 赵昌平, 张风廷. 施氮量对二系杂交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27-138. |
[4] |
张曦瑜, 沈幸, 李伟, 李杰, 严琳森, 张峰, 柴仲平. 减氮施肥对库尔勒香梨叶质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39-152. |
[5] |
白东星, 陈宣伊, 张向前, 葛国龙, 王满秀, 张德健, 孟天天, 罗方, 张传玲.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67-80. |
[6] |
王梦媛, 张佳宁, 李慧, 李培培, 韩燕来, 吴名宇.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黄褐土作物产量对土壤肥力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57-165. |
[7] |
兰慧青, 孟天天, 张向前, 王伟妮, 张君, 陈立宇, 路战远, 孙霞. 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66-176. |
[8] |
郭勇, 文丽, 石丽红, 李超, 程凯凯, 罗浛方, 李海容, 周国栋, 唐海明.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13-121. |
[9] |
吕丽华, 吴立勇, 李谦, 刘朝芳, 姚艳荣, 贾秀领.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53-62. |
[10] |
袁帅, 石泉, 杨国俊, 陈基旺, 陈平平, 屠乃美, 周文新, 易镇邪. 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及喷施时期对机插双季稻产量与抗寒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81-90. |
[11] |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王卉, 吐拉甫·吐合逊, 阿卜杜瓦日斯·扎依尔, 冯国郡. 不同种质资源高粱新品种产量及品质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91-100. |
[12] |
于新睿, 赵佳楠, 庄延龙, 王超, 赵翎华, 杨肖飞, 王玉波, 李彩凤. 不同时期喷施尿囊素对盐碱地甜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117-124. |
[13] |
陈娟, 郭宁, 王艳平, 于跃跃, 赵凯丽, 王维瑞. 有机肥对复垦新增耕地土壤综合肥力及麦玉周年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195-202. |
[14] |
林海虹, 陆建农, 殷学贵, 黄冠荣, 张柳琴, 张肖肖, 刘朝裕, 左金鹰. 蓖麻单穗籽粒产量和穗轴干质量QTL定位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6): 94-105. |
[15] |
丁迪, 刘涵, 汪江涛, 朱晨旭, 王琦, 刘娟, 焦念元. 间作、轮作对连作花生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改善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6): 115-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