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铁拴,张彦明,刘占民.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465-467.
[2] 许莎琼,朱建国,傅志强,等.犬瘟热病毒当前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1):5 -7.
[3] 倪耀娣,鲁改儒,弓素梅,等.犬瘟热的临床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10):46.
[4] 王 琛,袁 宝,任文陟.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1):84 -87.
[5] 高 娃,杨 敬,陈振文.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 (4):241-244.
[6] Craig E,Greene.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Dog and Cat(Edition3)[M].Canada,2006.
[7] 孔庆波.犬瘟热免疫预防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6):69-75.
[8] 王春,李建基.犬病诊断与防治彩色图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 陈建国,赵雅心,崔守涛,等.自然感染犬瘟热病理组织学观察[C].中国小动物医学分会第1 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795-797.
[10] 扎西英派,孙艳芳,陈怀涛,等.藏獒和松狮犬犬瘟热的病理学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9):51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