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邹邦基.土壤与植物中的卤族元素(Ⅱ)氯[J].土壤学进展,1984,12(6):2-6.
[2] 彭克明,裴保义.农业化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88.
[3] 金世安,郭鹏程,张秀英.作物耐氯力及氯对产量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2,23(6):257-259.
[4] 毛知耘,周则芳,石孝钧,等.论植物氯素营养与含氯化肥的施用[J].化肥工业,1998,25(3):10-18.
[5] 毛知耘,周则芳,石孝钧,等.再论氯化铵氮肥的发展前景[J].纯碱工业,2000(4):3-9.
[6] 苏 壮,董翔云,韩晓日,等.含氯化肥长期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2):38-41.
[7] 程 奕,张 玺,李玉华,等.蔬菜作物长期施用含氯肥料对土壤相关性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87-1494.
[8] 邹长明,高菊生.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稻田土壤氯积累及养分平衡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24(11):2557-2563.
[9] 张树清.氯化铵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1998(8):36-40.
[10] 刘巧真,郭芳阳,李柏杰,等.豫中烟区烤烟氯积累规律及土壤氯素平衡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62-64,72.
[11] 刘琳琳.重庆烟区烤烟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6):554-556.
[12] 刘国顺,李姗姗,位辉琴,等.不同浓度氯营养液对烤烟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2):72-75.
[13]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理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132-133.
[14] 陈祖义,米春云,黄世乐.~(36)Cl—氯化铵在模拟陆地—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5(1):103-108.
[15] 马国瑞,陈美慈,李春九,等.氯离子对土壤中氮肥的行为及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3,19(4):8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