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协锋,凌爱芬,喻奇伟,等.活化有机肥对烤烟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5):190-193.
[2] 杨虹琦,周冀衡,杨述元,等.不同产区烤烟中主要潜香型物质对评吸质量的影晌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11-14.
[3] 许自成,张婷,马国华,等.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1):15-17.
[4] 周冀衡,王勇,杨虹琦,等.产烟国部分烟区烤烟质体色素及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28-132.
[5] 彭丽丽,韩富根,许自成,等.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钾素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69-71.
[6] 汪耀富,高华军,刘国顺,等.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76-81.
[7] 景延秋,宫长荣,高玉珍,等.烟草香味物质及其形成的前体物质研究进展[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26(1):94-98.
[8] 张翔,范艺宽,毛家伟,等.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4):208-212.
[9] 周冀衡,朱晓平,王彦亭,等.烟草生理与生物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10] 周淑平,肖强,陈叶君,等.不同生态地区初烤烟叶中重要致香物质的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04,10(1):9-16.
[11] 周冀衡,杨虹琦,林桂华,等.我国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20-23.
[12] 陈家宏,刘芳,文国松一,等.不同肥料配比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5):608-611.
[13] 刘国顺,李姗姗,位辉琴,等.不同浓度氯营养液对烤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2):72-75.
[14] 钟秀明,秦艳青,刘国顺,等.不同种类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1196-1201.
[15] 柴家荣,尚志强,戴福斌,等.氮、磷、钾营养对白肋烟叶绿体色素、化学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6(2):5-9.
[16] 黄永成,宫长荣,郭瑞,等.烤烟中色素与香味物质的关系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8(2):5-8.
[17] 刘国顺,刘韶松,贾新成,等.烟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29-33.
[18] 王岩,刘国顺.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2):81-84.
[19] 武雪萍,钟秀明,秦艳青,等.芝麻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10):1554-1559.
[20]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1] Shigengga M K,Hagen T M,Ames B N.Oxidative damage and mitochondrial decay in aging[J].Proc Nat Acad Sci USA,1994,91:10771-10778.
[22] 李爱军,代惠娟,娄本,等.烟草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64-2366.
[23] 赵铭钦,陈红华,刘国顺,等.增施不同有机质对烤烟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5):51-55.
[24] 王树声.烟叶色素与化学成分及评吸结果的相关关系[J].中国烟草,1990(4):21-24.
[25] Enzell C R.Leaf composition in relation to smoking quality and aroma[J].Rec Avd in Tob Sci,1980(6):64-122.
[26] 李雪震,张希杰,李念胜,等.烤烟烟叶色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中国烟草,1988(2):23-27.
[27] 韩富根,刘学芝,焦桂珍,等.不同窝肥对烤烟产量、质量效应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11):6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