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therton J G, Rudich J. 番茄[M]. 郑光华, 沈征言等译.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9: 268.
[2] 陆春贵, 徐鹤林, 杨荣昌, 等. 含耐贮基因番茄的贮藏生理特性在育种上的应用[J]. 江苏农业学报, 1994, 10(3): 5-10.
[3] Kopeliovitch E, Mizrahi Y. Effect of the fruit ripening mutant genes rin and nor on flavor of tomato fruit[J]. J Amer Soc Hort Sci, 1982, 107(3): 361-364.
[4] Tigchelaar E C, McGlasson W B, Bue Scher R W. Genetic regulation of tomato fruit ripening[J]. Hort Science, 1978, 13(5): 508-513.
[5] Tigchelaar E C. Tomato ripening mutants[J]. Hort Science, 1978, 13(5): 502.
[6] 刘永军, 郭守华, 杨晓玲.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 128-129.
[7] 白宝璋, 王景安, 孙玉霞, 等. 植物生理学测试技术[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14.
[8]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46-248.
[9] 魏毓棠. 蔬菜育种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71-72.
[10] 魏宝东. 果蔬贮藏实验指导[M]. 2002: 21-23.
[11] 余诞年, 吴定华, 陈竹君. 番茄遗传学[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2] Robinson R W, Tomes M L. Ripening inhibitor: a gene with multiple effects on ripening[J]. Rpt Tom Genet Coop, 1968, 18: 36-37.
[13] Herner R C, Sink K C.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respiratory behavior of the rin tomato mutant[J]. Plant Physiology, 1973, 52: 38-42.
[14] 魏宝东, 姜炳义, 冯辉. 番茄果实货架期硬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3): 249-252.
[15] 穆欣. 番茄果实硬度遗传相关性状及遗传规律的研究[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4.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编著. 番茄果实硬度及相关性状研究[M]//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323-328.
[17] 陆春贵, 徐鹤林, 赵有为. 番茄果实耐贮性遗传效应的研究[J]. 园艺学报, 1994, 21(2): 170-174.
[18] 陆春贵, 徐鹤林, 赵有为. 番茄果实耐贮运性遗传和杂种优势分析[M]//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 合肥: 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5: 333-337.
[19] 姜炳义. 番茄果实货架寿命相关性状的研究[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20] 陆春贵, 徐鹤林, 赵有为. 番茄成熟突变体(rin, nor, alc)及其F1的贮藏生理特性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3, 14(4): 61-66.
[21] 李汉霞, 叶志彪, 赵军. 番茄成熟突变体基因的生理生化效应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4(1): 89-92.
[22] 薛玉梅, 穆欣, 许明. 番茄迟熟基因突变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蔬菜, 2006(10): 32-34.
[23] 马育华.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7-148.
[24] 马育华.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17-21; 165-171.
[25] 刘来福. 作物数量遗传[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2.
[26] 刘世强. 实用遗传学[M]. 辽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27] 翟婉萱. 农业试验设计BASIC程序[M]. 辽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