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小龙, 刘利, 苟文, 等. 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3,39(10):1814-1825.
[2] 吴文革, 陈烨, 钱银飞, 等. 水稻直播栽培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4):32-36.
[3] 刘伟. 水稻抗倒伏育种研究进展[J]. 北方水稻,2015,45(1):65-67,71.
[4] 金正勋, 郑冠龙, 朱立楠, 等. 不同氮钾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46(3):9-14.
[5] 许轲, 唐磊, 郭保卫, 等. 不同水直播方式水稻植株抗倒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4,29(6):226-232.
[6] 张俊, 李刚华, 宋云攀, 等. 超级稻Y两优2号在两生态区的抗倒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13,39(4):682-692.
[7] 施贤波, 金林灿. 早籼稻甬籼69茎秆抗折力及稻谷容重性状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46-47.
[8] 何永美, 湛方栋, 祖艳群, 等. 大田增强UV-B辐射对元阳梯田地方水稻茎秆性状和倒伏指数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39-45.
[9] 徐正进, 陈温福, 韩勇, 等. 辽宁水稻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J]. 作物学报,2007,33(9):1411-1418.
[10] 刘坚, 陶红剑, 施思, 等. 水稻穗型的遗传和育种改良[J]. 中国水稻科学,2012,26(2):227-234.
[11] 闫川, 丁艳锋, 王强盛, 等.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530-536.
[12] 李小朋, 王术, 黄元财, 等. 行穴距配置对不同穗型粳稻抗倒伏性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35(2):15-22.
[13] 唐湘如, 罗锡文, 黎国喜, 等. 精量穴直播早稻的产量形成特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84-87.
[14] 杨惠杰, 杨仁崔, 李义珍, 等.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J]. 福建农业学报,2000,15(2):1-7.
[15] 臧英, 罗锡文, 张国忠, 等. 开沟起垄穴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前期甲烷排放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35(2):96-100.
[16] San-Oh Y,Mano Y,Ookawa T,et al. Comparison of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rect-sown and transplanted rice plants in a submerged paddy field and relationships to planting pattern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4,87(1):43-58.
[17] Nawaz A,Farooq M,Ahmad R,et al. Seed priming improves stand establishment and productivity of no till wheat grown after direct seeded aerobic and transplanted flooded rice[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16,76(SI):130-137.
[18] 李杰, 张洪程, 常勇, 等. 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1,37(12):2208-2220.
[19] 薛利红, 覃夏, 李刚华, 等. 基蘖肥氮不同比例对直播早稻群体动态、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土壤,2010,42(5):815-821.
[20] 王术, 王铁良. 水稻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49-153.
[21] 瀬古秀生,佐本啓智,鈴木嘉一郎. 水稲の倒伏に及ぼす二,三栽培条件の影響(Ⅱ)[J]. 日本作物學會紀事,1959,27(2):173-176.
[22] 赵海新, 杨丽敏, 陈书强, 等. 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11,25(5):488-494.
[23] 李国辉, 钟旭华, 田卡, 等. 施氮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形态和力学机理[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7):1323-1334.
[24] 许俊伟, 孟天瑶, 荆培培, 等. 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41(11):1767-1776.
[25] 杨世民, 谢力, 郑顺林, 等. 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茎秆理化特性与抗倒伏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9,35(1):93-103.
[26] 李红娇, 张喜娟, 李伟娟, 等.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比较[J].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2):191-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