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润芝, 朱长伟, 姜桂英, 杨锦, 罗澜, 申凤敏, 刘芳, 刘世亮. 豫北潮土区轮耕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82-189. |
[2] |
安清明, 王星, 吴震洋, 孟金柱, 赵园园, 宋兴超. 基于转录组挖掘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及PI3K/ATK信号通路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213-222. |
[3] |
雷其冬, 孙旭东, 徐慧妮. 转录因子TCP4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调节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10-214. |
[4] |
王柏寒, 郭斗斗, 黄绍敏, 徐祺豪, 张珂珂. 不同磷肥对潮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71-177. |
[5] |
程欣然, 蔡欣月, 岩温香, 牛江帅, 吴荣, 牛庭莉, 穆云静, 戴凌燕. 异源过表达Atvip1基因增强转基因高粱对盐碱胁迫的抗性[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9. |
[6] |
徐晨, 边少锋, 赵洪祥, 张丽华, 闫伟平, 历艳璐, 王俊鹏, 张治安. 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05-114. |
[7] |
张珂珂, 宋晓, 郭斗斗, 黄晨晨, 岳克, 张水清, 黄绍敏. 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42-149. |
[8] |
崔保伟, 刘全永, 秦广利, 朱俊朋. 发酵羊粪与松土促根剂配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朝天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82-187. |
[9] |
苏同庆, 邢璐, 王火焰, 周健民. 氮磷配施和施肥方式对潮土Olsen-P和小麦磷吸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52-158. |
[10] |
李培培, 黄柯铭, 申凤敏, 仝昊天, 田志强, 韩燕来. 绿肥间作与氮肥减施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4): 145-152. |
[11] |
翟锡姣, 刘婷婷, 曹世宇, 卫旭阳, 郑少文. CO2加富及不同灌溉次数对菜豆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88-97. |
[12] |
吴阳生, 王天野, 王呈玉, 李桥, 黄梓源, 刘淑霞. 施用保水剂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64-68. |
[13] |
黄少辉, 杨军芳, 杨云马, 邢素丽, 韩宝文, 刘孟朝, 何萍, 贾良良.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68-175. |
[14] |
刘兆娜, 田树飞, 郭润泽, 张晓军, 司彤, 王月福, 邹晓霞. 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242-249. |
[15] |
查宏波, 赵芳, 陈旭, 陶永萍, 李文陆, 桂龙凤, 赵声春, 倪霞, 吕家锋. 翻耕深度对连作烟地土壤物理特性、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250-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