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杰, 刘洪泉, 赵芸, 杨锴, 傅永斌, 顾玉章, 孙丽静,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北方冬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的组成与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62-67. |
[2] |
吴婷婷, 陈海龙, 黄俊, 梁毅, 张婷, 李博文, 赖怡帆, 邹玉莹, 车凡昊, 吴俊, 刘金灵, 刘雄伦. Pi9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91-197. |
[3] |
高广亮, 张克山, 许国洋, 赵献芝, 陈主平, 周莉, 王启贵. GnIH基因多态性与鹅产蛋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204-210. |
[4] |
钟婷婷, 郭诗芬, 卢文斌, 肖钢. 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KASP标记开发和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84-190. |
[5] |
苏旺苍, 袁明月, 孙兰兰, 徐洪乐, 鲁传涛, 薛飞, 吴仁海. 伴生麦与普通小麦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43-151. |
[6] |
张帅, 张希兰, 张娜, 赵明辉, 乔文臣, 孙丽静, 李辉, 傅晓艺, 何明琦, 纪军, 李俊明. 黄淮麦区北片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31-39. |
[7] |
郭丽芬, 张跃, 胡尊红, 胡学礼, 高梅, 王沛琦, 杨谨, 代梦媛, 李文昌, 刘旭云. 云南红花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及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2-28. |
[8] |
江院, 王启亮, 解新明, 卢小良, 张向前. 玉米第10染色体大刍草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穗长QTL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100-111. |
[9] |
李永聪, 黄俊, 廖花, 陈海龙, 杨丰宇, 赖怡帆, 张旭辉, 刘金灵, 王国梁, 刘雄伦.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R389及其杂交种稻瘟病抗性[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112-118. |
[10] |
兰素缺, 李光威, 孟雅宁, 李芳, 张业伦, 李杏普.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0种质改良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7-11. |
[11] |
刘永伟, 周硕, 王雪征, 孙果忠, 朱金永, 韩秋芬, 李春杰, 赵和, 王海波. 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131-137. |
[12] |
赵青松, 杨春燕, 赵双进, 闫龙, 史晓蕾, 刘丽娟, 赵聪聪, 冯燕, 赵鑫, 张孟臣. 大豆ms1轮回群体应用于转EPSPS基因大豆育种改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112-116. |
[13] |
王飞, 王立广, 潘梅瑶, 钮中一, 周勇, 梁国华. 水稻抗稻瘟病Pigm(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51-56. |
[14] |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1): 102-109. |
[15] |
宋姗姗, 王雷, 荣敏, 宋兴超, 邢秀梅, 杨福合. 银蓝水貂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