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同明. 高油玉米前途光明[J]. 玉米科学, 1997, 5(3): 73-77.
[2] 宋同明. 我国高油玉米育种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 3(3): 40-43.
[3] 陈绍江. 高油玉米发展回顾与展望[J]. 玉米科学, 2001, 9(4): 80-83.
[4] 陈绍江. 我国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策略[J]. 科技导报, 2004(2): 52-55.
[5] 黄益勤, 李建生. 利用RFLP标记划分45份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34(3): 244-250.
[6] 李新海, 袁力行, 李晓辉, 等. 利用SSR标记划分70份我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6): 622-627.
[7] 滕文涛, 曹靖生, 陈彦惠, 等. 十年来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变化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2): 1804-1811.
[8] 李新海, 傅骏骅, 张世煌, 等. 利用SSR标记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2): 1-9.
[9] 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等.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及其改良利用[J]. 华北农学报, 1998, 13(1): 74-80.
[10] 郭平仲. 数量遗传分析[M]. 北京: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7: 9.
[11] 姜海鹰, 陈绍江. 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J]. 作物学报, 2005, 31(3): 361-367.
[12] Aexander D E, Lambert R J. Relationship of oil content to yield in maize[J]. Crop Sci, 1968, 8: 273-274.
[13] Lambert R J, Alexander D E, Han Z. A high oil pollinator enhancement of kernel oil and effects on grain yields of maize hybrids[J]. Agronomy Journal, 1998, 90: 212-215.
[14] Miller R L, Dudley J W, Alexander D E. High intensity selection for percent oil in corn[J]. Crop Sci, 1981, 21: 433-437.
[15] 宋同明. 高油玉米[M].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