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7年, 第22卷, 第S3期      刊出日期:2007-12-3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韩文军, 藤山英保, 滨村邦夫, 杨劼, 赵元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 Salicornia 属的两个野生种为实验材料,在海水处理条件下对其地上部的生长状况及无机养分的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增加,生物量表现出旺盛的生长趋势,100%海水处理区的生产量最高:两个野生种的地上部 Na 的含量和海水处理浓度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Na 在 Salicornia 属植物体内的积累阻碍 K 离子的吸收。淡水区 S.bigelovii 的 Ca 积累高于各盐水处理区,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增加 Ca 的积累呈缓慢下降趋势。S.herbacea 的 Ca 的积累呈相与 S.bigelovii 相反的趋势。Mg 的积累和 Ca 的积累规律基本上相同。海水处理影响 Salicornia 属地上部氮和碳的积累过程。Salicornia 属的两个野生种 S.bigelovii 和 S.herbacea 在海水处理下的生长及养分积累都表现出极高的趋同性。
  • 陈培义, 刘景辉, 韩延滨, 王利强, 贺志强, 焦立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品种选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文章以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收获时期不同器官营养能量指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可消化养分、总能、消化能及代谢能含量与积累量,随收获时期推后均呈递增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散粉、灌浆和乳熟3个不同时期收获,均以东陵白、华农1号、中北410能量积累较多,其中以东陵白表现最好,值得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
  • 刘慧, 刘景辉, 李倩, 王林, 田自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于2006年在呼和浩特市园艺科技试验中心进行,研究燕麦在内蒙古地区与其他作物间作的生态效应。用 ZF—77型照度计测定光照强度变化,结果表明:科多8号、蒙农青饲一号、农垦四号的间作群体中部和基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大于单作;马铃薯间作群体中部和基部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分别降低了40.6%、66.3%和26.3%、25.4%。在作物生育期间用 CRB 型电子测温仪测定5、10、15、20、25、30cm 土层地温变化,5~30cm土层地温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全生育期间作群体5cm 土层平均地温比单作提高了0.7~9.0℃。收获后,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浸提法测定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表明燕麦与科多8号、蒙农青饲一号、农垦四号、紫花白间作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大于单作燕麦:间作群体秸秆鲜重和干重比单作分别增加了37.5%、15.9%、9.9%24.2%和2.3%、15.0%、9.0%、16.4%,籽粒间作比单作分别提高了11.1%、12.2%、10.9%和12.9%。可见,间作群体因光照和地温条件优于单作,因而单产和营养品质优于单作。
  • 牛素清, 白晨, 张惠忠, 赵尚敏, 付增娟, 李晓东, 轩继雨, 李树生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甜菜8个品系种子、幼苗的茎节、茎尖、叶片(带叶柄)、腋芽等作外植体,对甜菜快繁、植株再生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 MS+6-BA 0.8~1.5mg/L+NAA 0.2~0.3mg/L 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佳,而且幼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在 MS+NAA 1.0~1.5mg/L 或 MS+NAA 1.0~1.2mg/L+IBA0.2mg/L 上,生根率可达85%以上,且根系发达,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建立了甜菜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同时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 张斌, 闫伟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外生菌根研究中,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分子标记的引入使得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飞速发展。文章就分子标记在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中的运用作了综述,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 薛振文, 闫伟, 姚庆智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部优势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L.Fr.)Gray)为胶囊菌剂主要成分,对菌剂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以胶囊的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和胶囊中菌丝活力及菌丝含量为衡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椰绒和泥炭为合适的填充物;固化剂浓度在5%~7%最佳;固化时间10min 为宜。
  • 高鸿雁, 王在厚, 魏冬梅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乙烯利处理黄瓜植株,除具有增加雌花数、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作用外,还影响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适当浓度(50和150μL·L-1)乙烯利处理,既可促植株雌花分化,又能使功能叶片维持较好的生理活性,不会引起叶片早衰,为黄瓜高产优质栽培奠定了基础。
  • 王胜利, 刘景辉, 周宇, 张海燕, 云霞, 扈学文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9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育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苜蓿在4月底之前播种时,播种后10~14d 出齐苗,6月底现蕾,7月中下旬开花,8月末到9月初期种子成熟。同期播种,禾本科牧草比苜蓿的生长速度慢。牧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与牧草种类和品种有关。苜蓿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快于禾本科牧草。在4个苜蓿品种中,以 FGC301和 FGC201再生速度较快;4个禾本科牧草中,鸭茅再生速度最快。在9个供试牧草品种中,肇东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因抗病性差、越冬率低,不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紫花苜蓿FGC-301、FGC-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 金花, 贾玉山, 刘兴波, 哈斯, 苏楞高娃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选用黄芪、王不流行等15味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及牛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泌乳时期,添加中草药使得不同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都有所提高,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中期各试验组的日均泌乳量均比其相应对照组日均泌乳量提高12.2%、24.5%和3.4%。对试验牛及其牛奶理化指标测试结果显示: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各泌乳期乳脂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和非脂类干物质含量提高,但变化不大,其物理指标也没有大的波动。由此可见,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奶牛的理化指标均正常,既保证了奶牛的健康又保证了牛奶的安全性、无污染性和天然性。
  • 张众, 云锦凤, 逯晓萍, 温超, 贾利霞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2002—2006年在内蒙古正蓝旗进行了田间追肥试验,旨在探索 NPK 多元复合肥对蒙古冰草种子生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期以及同期一次性不同施肥量水平处理对蒙古冰草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均有较大影响。蒙古冰草种子田经过3年连续产种后,第四年表现种子产量急剧下降,仅为第一年的35.9%。如果第三年种子收获后及时追施 NPK 多元复合肥150kg/hm2,可使次年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达到1165.4kg/hm2,为不追肥的5.2倍。
  • 赵磊, 杨延杰, 林多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蒲公英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其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蒲公英净光合速率、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面积和单株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粗纤维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施氮量为每 kg 基质0.250g 氮,即每生产1kg 鲜商品蒲公英施入4.4g 氮的处理下,蒲公英具有最高的单株叶面积、单株产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低的粗纤维含量,硝酸盐含量较低,同时绿原酸、VC 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比较高。
  • 杜敏霞, 刘湘萍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洋葱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时期和方式,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洋葱雄性不育材料0127A 及可育材料0127B 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和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发现,雄性不育材料0127A 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胞花粉粒时期,小孢子的细胞质被降解成空壳,染色浅,缺乏营养物质而败育。
  • 赵卫国, 石岭, 高雷, 莫东发, 张正伟, 成正, 李真和, 赵华, 罗凤霞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促进红掌组培苗的生根,利用不同的生长激素,对红掌组培苗高效生根的生长激素 IAA、NAA 和IBA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红掌不定芽平均生根数量和平均生根率影响较大的生长激素为 NAA。对红掌不定芽的平均根系长度影响大的为 IBA。IAA 对红掌生根,生根迟,根系少,而且根系生长慢;利用 NAA 可有效促进红掌生根,生根早、数量多且根较粗壮,根毛多,有利于出瓶移栽;IBA 可有效促进根系伸长,但根毛少。
  • 金花, 贾玉山, 罗于洋, 于强, 朝鲁孟其其格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柠条种子害虫是影响柠条种子产量与质量的瓶颈性问题。为了掌握柠条种子害虫消长规律与柠条种子发育进程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对害虫进行综合治理,并得出以下结果:(1)柠条种子发育受害虫影响严重。(2)平均每1000粒种子因虫害损失掉的重量是3.12g;害粒重约占种子总重量的13.23%;(3)3种种子害虫紧密的配合柠条有限的生长发育期,完成其自身生长发育,危害柠条种子。
  • 赵勇, 刘景辉, 韩风叶, 扈学文, 云林瑞, 金砾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8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的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其鲜、干草产量最高;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是盛花期。8个牧草品种在盛花期刈割鲜草年产量显著高于现蕾期。苜蓿品种年鲜、干草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高于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年产量,苜蓿以现蕾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盛化期刈割最高。粗脂肪年产量,苜蓿以初化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则以盛化期刈割时较高。同期相比,苜蓿的蛋白和脂肪产量均高于禾本科牧草。综合产量和品质表现认为,紫花苜蓿 FGC-301、FGC-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 高占魁, 刘景辉, 段宇坤, 焦立新, 庞云, 刘瑞芳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用高粱品种植株物质生产特性及其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健宝、乐食、牧特利、标兵不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因此不能成熟。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株高、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均呈"S"型曲线变化,株高以蒙农青饲1号增长速度较快,牧特利最慢,8月19日之后各品种的株高陆续达到最大值,以苏波丹的株高为最高,达到277cm,牧特利最低,为175cm;牧特利的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增加速度最快,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多,为18.8片:健宝最慢,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少,为13.8片。饲用高粱的茎叶比呈"双峰"曲线变化,叶鲜干比和茎鲜干比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各供试品种叶鲜干比峰值均出现在6月24日前后。在全生育期,饲用高粱的鲜草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各品种鲜草产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12日前后,以牧特利最高,为72801kg/hm2;苏波丹最低,为42464kg/hm2。各品种干草产量以蒙农青饲1号为最高,乐食最低。
  • 李珍, 段玉, 赵润喜, 李文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冷凉地区对胡萝卜施用化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种植胡萝卜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增产20%以上,增收3300 元/hm2以上)。每kg N平均增产胡萝卜38.5kg,每 kg P2O5增产胡萝卜173.8kg,每 kg K2O增产胡萝卜117.2kg。磷肥效果>钾肥效果>氮肥效果。该地区获最高产量为72.2t/hm2。获最大施肥效益的施 N 量为251.7kg/hm2,施 P2O5量为64.3kg/hm2,施 K2O 量为172.3kg/hm2。在该地区最佳经济施肥量下的产量为71.8t/hm2。N 的养分利用率为25.7%,P2O5的利用率为22.2%,K2O 的利用率为30.1%。每生产1t 胡萝卜吸收 N2.26kg,吸收 P2O5 0.63kg,吸收 K2O3.58kg。
  • 梁艳荣, 胡晓红, 姜伟, 张颖力, 陈春梅, 张少英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行品质育种,分析了不同来源材料大葱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全 S、VC 和干物质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来源材料,其全 S 含量有明显差异,含量高的两份材料为胭脂红和四季高白香葱。葱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葱白,含量高的为托县孤葱、细香葱和四季高白香葱。葱白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葱叶,含量高的为托县孤葱、四季高白香葱和胭脂红。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为葱白高于葱叶,含量高的为四季高白香葱、托县孤葱和胭脂红,所有测试材料的 VC 含量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大葱营养生长,葱白和葱叶干物质含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葱白干物质增加的比率高于葱叶。
  • 姚庆智, 王飞, 渠志臻, 闫伟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蒙古口蘑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真菌菌丝体凝集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做多因素交叉实验。提取的凝集素生物活性的大小采用凝集素的血凝效价来表示,即能引起血凝现象的凝集素的最高稀释倍数2″表示。结果表明: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都显著影响提取的凝集素相对含量。并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溶液0.01 mol/L PBS(pH 值7.4),浸泡时间48h 和分级沉淀浓度20%~75%。
  • 王玉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通过滴灌、喷灌及管灌对马铃薯水分生产率及效益对比试验表明,马铃薯滴灌比喷灌667m2产值高61.7%,比管灌高22.4%;单位水的水分生产率和效益,滴灌比喷灌提高7.8%和61.7%,比管灌提高5.3%和22.6%。
  • 谷淑湘, 李晓东, 白雪岩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通过对阿荣旗29万 hm2耕地土壤取土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47.20g/kg,全氮含量平均为2.36g/kg,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3.18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63.8mg/kg。与1982、2002年土壤化验结果相比,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有效磷大幅度上升。
  • 闫素珍, 韩成, 闫礼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临河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测定的目的、任务及质量要求,对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测土化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工作。
  • 郭树春, 安玉麟, 李素萍, 孙瑞芬, 张艳芳, 张启辰, 闫素丽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发展了多种分子标记,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较为主要的一些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李志明, 冯伟业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虾类,贝类和鱼类养殖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和诊断水产动物疾病,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 PCR 技术的介入,带动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 PGR 及其衍生技术(RT-PCR,Reall—timePCR,免疫 PCR,套式引物 PCR,多重 PCR)的原理、特点及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 李红宇, 李警民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大气环流特征值与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上一年12月亚洲经向环流指数(IM,60E—150E)、当年3月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当年5月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副热带高压、东亚季风等与内蒙古草原蝗虫的发生面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在发生趋势上相关密切,说明这些大气环流特征值的强弱对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 杨丽萍, 梁治中, 乌日娜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 NOAA 卫星数据和地面雪深观测资料,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针对气象台站稀少,分布不均匀的内蒙古地区制作雪盖图和雪深等值面图,不但可以从水平方向上确定积雪的覆盖范围,还可以从垂直方向上确定积雪深度的空间变化。监测结果对雪情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牧区雪灾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丁晓华, 陈廷芝, 韩晶霞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内蒙古地区46个气象台站逐月观测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年平均和季平均气温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处于波动式下降阶段,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存在明显的突变。在突变前,出现了异常冷和严重偏冷阶段;在突变后,出现了异常暖和严重偏暖阶段。这种异常气候特征与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和欧亚环流指数有着良好的统计相关关系。当欧亚大陆经向环流占优势时,北半球极涡面积较大,位置偏东半球,则内蒙古地区气温较低;反之当欧亚大陆纬向环流占优势时,北半球极涡面积较小,位置偏西半球,则内蒙古地区气温较高。
  • 武向良, 刘正垣, 赵于东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系统是内蒙古农业信息中心依托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完成的应用系统,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探索了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和新机制,很好的把农业信息技术同现有农业推广体制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科技推广效果。该系统正在从知识量和功能上逐渐完善,在今后的内蒙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王会才, 曲文祥, 慈艳华, 张玮, 魏云山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利用生态育种的观点,通过对赤峰地区历史上玉米主推品种亲本自交系来源进行系谱分析,从中找出适应本生态区域生态条件下相适应的基础种质,为赤峰玉米育种从基础材料上找到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同时也为赤峰玉米育种制定具体目标时提供了许多信息技术参数。
  • 塔娜, 浩毕斯哈拉图, 邓振军, 王桂琴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文章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述,这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孟和平, 张利, 王保文, 张建华, 宋志刚, 彭本初, 杜昭宏, 韩国苍, 高玉奎, 柳玉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在东北雅罗鱼的繁殖季节、生长季节采集的材料鱼的形态特征、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达里湖东北雅罗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资源衰退和捕捞过度的问题,捕捞规格应为体长大于17cm,体重大于83g。依据测量分析结果推算出东北雅罗鱼体长生长、体重生长与年龄的拟合方程。研究出该湖主要限制因子是其水体中过高的总碱度和 pH 值以及 Ca2+的严重缺乏。
  • 张利, 孟和平, 李志明, 彭本初, 袁满川, 杜昭宏, 安明, 韩国苍, 高玉奎, 柳玉海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在达里湖、岗更湖采取的鲫鱼进行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测量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达里湖鲫鱼属均匀生长型,其种群的繁殖能力也较强,但种群年龄结构不合理,应增加人工放流量和减少捕捞量。合理的捕捞规格为体长大于19.67cm,体重大于214.5g。
  • 安晓萍, 王俊, 张玉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初步构建了生产实习质量的评价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建立了生产实习评价模式;利用此评价模式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级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质量进行了评价。
  • 刘正垣, 蒙志刚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如何通过健全制度,明确内容保障的责任主体,实行部门组网,处室组栏,责任到处,全员维护的网站内容保障机制。建成网站群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成为集信息发布、电子政务、交流互动、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综合农牧业服务平台。
  • 徐娥, 周瑞东, 韩文清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概述了巴彦淖尔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主要流转形式及特点,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大相关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的管理,规范流转程序;鼓励和扶持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促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 廖必长, 董益坤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烟后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最适移栽秧龄,特设立不同秧龄移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各处理在生育期、产量、产量结构和分蘖动态上的差异。烟后水稻适当缩短秧龄,提早移栽,秧苗起发快,低节位分蘖多,穗型大,产量高;而且具有省工、省秧田和提早成熟的作用。烟后水稻强化栽培的秧龄以15~20 d 为好。
  • 王俊, 朱存良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哈素海渔业资源的分析研究,依据水库养殖生态学原理,在哈素海水库进行粗放式养殖,网围养殖,池塘养殖,垂钓养殖,得出提高哈素海水库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生产模式,使渔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到更高水平。
  • 王玉明, 刘茂, 李志平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马铃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肥对马铃薯长势有强劲作用,叶色深绿、苗壮,并且可以明显增强马铃薯的抗病性,比常规施肥667m~2增产25.6%,增收517.9元,节约成本52.3元。
  • 王在厚, 宋清藤, 索亚林, 张沛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缺钾已成为限制乌兰察布地区西芹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大幅度提高西芹的产量,改善西芹的品质。
  • 王会才, 魏云山, 陈琪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的杂粮杂豆是全国杂粮杂豆的三大主产区之一。以其分布广、面积大、品质优良、历史悠久而著称。但生产中存在着品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区域优势不能很好发挥、形不成产业化格局等问题。针对生产中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 王俊, 安晓萍, 张玉, 王志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情况,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生产实习大纲制定、实习经费预算和实习效果进行简要阐述,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