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京, 董建新, 丛萍, 宋文静, 马晓刚, 管恩森, 王大海. 玉米秸秆碳形态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快速提升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32-141. |
[2] |
张茜, 赵秋, 向春阳, 史昕倩, 杜锦. 冬绿肥-春玉米轮作对土壤有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21-128. |
[3] |
陈翔宇, 李彦华, 刘志科. TSINGKE保水剂对绿萝外部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65-169. |
[4] |
袁苗苗, 赵秋, 田秀平, 史昕倩, 董家僖, 向春阳, 杜锦. 翻压春油菜对土壤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47-154. |
[5] |
高志红, 林浴霞, 张宇鹏, 梁嘉莉, 罗文军, 陈晓远. 不同水分胁迫和氮素形态对水稻生长及木质部液流离子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46-153. |
[6] |
杨振兴, 周怀平, 解文艳, 刘志平. 长期施肥下褐土锌形态时空变化及对有效锌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62-168. |
[7] |
黄晨晨, 宋晓, 黄绍敏, 张珂珂, 岳克. 不同磷效率小麦根系形态、磷素转运及产量的差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69-175. |
[8] |
熊洁, 丁戈, 李书宇, 陈伦林, 宋来强. 铝胁迫对不同耐铝油菜品种苗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65-171. |
[9] |
车旭升, 吕剑, 冯致, 张国斌, 秦启杰, 张辉, 金宁, 李金武, 罗建. 不同灌水下限及氮素形态配比对西兰花干物质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149-158. |
[10] |
陈健晓, 王小娟, 屠乃美, 王效宁, 符策强, 唐清杰, 刘爱玉. 磷水平对不同香稻品种苗期形态生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17-125. |
[11] |
裴志强, 卢树昌, 王茜, 王大凤. 不同种植密度的夏季填闲作物对设施土壤磷素形态及其迁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26-132. |
[12] |
董伟欣, 韩立杰, 张月辰. 春季不同水肥处理对小麦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61-169. |
[13] |
路亚, 王春晓, 王丽丽, 于天一, 郑永美, 吴正锋, 李林, 王才斌. 花生幼苗对酸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品种间差异[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73-80. |
[14] |
杜燕, 王天野, 吴阳生, 高强, 高云航, 刘淑霞. 黑土钾素形态对长期定位施肥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3): 173-179. |
[15] |
高志红, 陈晓远, 曾越. 局部根系水分胁迫下氮素形态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2): 154-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