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平怀香, 崔建宇, 陈硕, 魏露露, 陈清, 张德龙. 施肥对农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相关酶活变化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12-120. |
[2] |
刘蕾, 王凌, 肖广敏, 茹淑华, 孙世友, 郜静, 李玭, 赵欧亚, 张国印. 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29-136. |
[3] |
董林林, 沈明星, 全坚宇, 闻育琴, 沈园, 陶玥玥, 施林林, 陆长婴. 基肥正位深施对直播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22-230. |
[4] |
杨中帅,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付国占, 赵凯男, 张振旺, 侯园泉.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57-166. |
[5] |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吐尔逊·吐尔洪, 涂振东, 艾克拜尔·伊拉洪. 不同施肥对干旱区高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27-134. |
[6] |
苏同庆, 邢璐, 王火焰, 周健民. 氮磷配施和施肥方式对潮土Olsen-P和小麦磷吸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52-158. |
[7] |
李红宇, 李逸, 赵海成, 刘梦红, 郑桂萍, 吕艳东, 范名宇. 点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59-168. |
[8] |
王鹏, 郑学博, 梁洪波, 宋文静, 季璇, 徐艳丽, 况帅, 董建新. 不同施肥模式对植烟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87-196. |
[9] |
黄梓源, 王天野, 王呈玉, 白义晨, 吴阳生, 刘淑霞. 不同施肥处理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34-240. |
[10] |
何世朋, 梁斌, 武德军, 王群艳, 李俊良. 设施菜地番茄的养分需求规律[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82-288. |
[11] |
庞敏晖, 左强, 邹国元, 宋大平, 高利娟. 蔬菜废弃物发酵液对快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99-305. |
[12] |
贝凯月, 向春阳, 赵秋, 谭英爱, 董家僖, 岳露, 田秀平.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蔬菜土壤有效态Fe、Mn、Cu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48-154. |
[13] |
刘艳, 孙文涛, 邢月华, 蔡广兴. 长期施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106-113. |
[14] |
黄少辉, 杨军芳, 杨云马, 邢素丽, 韩宝文, 刘孟朝, 何萍, 贾良良.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68-175. |
[15] |
张友昌, 荣义华, 黄晓莉, 胡爱兵, 李洪菊, 冯常辉, 闫显会, 李蔚, 张贤红, 罗艳萍, 杨国正. 见花一次施氮量对夏直播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235-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