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汝法. 中国小杂粮[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 龙静宜. 食用豆类作物[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3] 郑卓杰. 中国食用豆类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4] 宋谨同, 赵宏伟. 氮肥用量对芸豆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0(5):76-78.
[5] 韩彦龙, 晋凡生, 郑普山, 等. 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24(7):902-909.
[6] 乔秀平. 不同施氮水平对芸豆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42(7):694-696,703.
[7] 宋谨同, 赵宏伟, 杨亮, 等. 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影响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6):749-753.
[8] 曾玲玲, 崔秀辉, 李清泉, 等. 氮磷钾配施对芸豆产量的效应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2):39-43.
[9] 畅建武, 郝晓鹏, 王燕, 等. 红芸豆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5):108-113.
[10] 高运青, 徐东旭, 尚启兵, 等. 华北高寒区施肥量对芸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16(8):28-30.
[11] 韩彦龙, 晋凡生, 李晓平, 等. 干旱冷凉区红芸豆施肥效应与养分吸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15):73-78.
[12] 李洁, 晋凡生, 李晓平, 等. 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红芸豆耗水特征及产量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13):19-23.
[13] 孟宪欣. 磷肥对芸豆几个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4):183-187.
[14] 杨亮, 赵宏伟, 宋谨同. 氮肥用量对芸豆叶绿素含量和子粒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3(1):81-87.
[15] 晋凡生,韩彦龙.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8):1295-1230.
[16] 华劲松, 戴红燕, 夏明忠. 不同光照强度对芸豆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18(2):136-140.
[17] 杨广东, 张亚芝, 魏淑红. 种植密度对粒用芸豆的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12):24-26.
[18] 张晓艳. 种植密度对芸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太谷:山西农业大学, 2004.
[19] 程丽娟, 杨锦忠, 杜天庆, 等. 种植密度对粒用芸豆品质的影响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9(2):129-131,142.
[20] 闫春娟, 韩晓增, 王树起, 等. 钾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08, 27(1):113-117.
[21] 徐本生, 籍玉尘, 杨建堂. 夏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动态的研究[J]. 大豆科学, 1989, 8(1):47-53.
[22] 王景伟, 金喜军, 杜文言, 等. 干旱胁迫对芸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动态模型的建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32(2):147-150.
[23] 李春杰, 王建国, 许艳丽, 等. 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21(2):154-160.
[24] 刘建国, 帕尼古丽, 董志新, 等. 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大豆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7(4):260-263.
[25] 黄中文, 王伟, 徐新娟, 等. 大豆动态株高及其生长速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38(2):16-19.
[26] 许海涛, 王友华, 许波, 等. 氮磷钾优化施肥对高蛋白大豆籽粒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8, 39(1):195-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