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轶,杨德卫,涂诗航,等.我国杂交水稻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9):926-93.
[2] 潘志军, 吴小文, 陈刚,等.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 2017,23(6):97-100.
[3] 吴亚云,裴文,曲开军,等.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9):45-46.
[4] 金红梅. 对水稻区试中实行弹性秧龄移栽的探讨[J].中国稻米,2015,21(5):44-45.
[5] 黄礼庆,宋光锋,杨松,等. 偏早熟水稻品种进行直播种植适应性及播期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3):12-14.
[6] 解文孝,李建国,韩勇,等. 播期对水稻粒位间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3-95.
[7] 袁继超,刘从军,朱庆森,等. 播期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35-40.
[8] 汪伟,裘实,朱大伟,等. 播期对不同软米粳稻品种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J].中国稻米, 2018, 24(2):79-83.
[9] 金芝辉,柴有忠,张圆圆. 播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甬优154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38-2139.
[10] Li M H,Xiao W F,Shi P L,et al. Nitrogen and carbon source-sink relationships in trees at the Himalayan treelines compared to lower elevations[J]. Plant,Cell & Environment,2008,31(10):1377-1387.
[11]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63-268.
[12] 许轲,孙圳,霍中洋,等.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0):4222-4233.
[13] 吉洪湖,胡谷琅,丁祥海,等.不同移栽期对Y两优689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66-68.
[14] 潘俊峰,李国辉,崔克辉. 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再分配及其在稳产和抗逆中的作用[J].中国水稻科学,2014,28(4):335-342.
[15] 肖艳云,田立双,谢立勇,等.不同移栽期和灌水量对晚熟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科学,2011,29(1):22-28.
[16] 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7] 胡法龙,郑桂萍,于洪明,等. 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与产量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93-97.
[18] 鲁伟林,段仁周,余新春,等.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株型特征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40-44.
[19] 陈煊,李玉玲,许多,等.水稻结实期茎秆物质组分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抗折性的关系[J].耕作与栽培,2014(4):1-3.
[20] 冯素伟,李淦,姜小苓,等.不同小麦品种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0(1):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