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丽敏,崔清亮,黄学芳.基于农艺农机结合的谷子少(免)间苗播种试验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4.
[2] 李顺国,刘斐,刘猛,等.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5):531-535.
[3] 刁现民.中国谷子产业与产业技术体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27.
[4] 山西农业厅.山西省农村统计年鉴[M].山西:山西农业厅,2015:16-17.
[5] 任月梅,李荫藩,杨忠,等.朔州地区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J].杂粮作物,2010,30(4):312-313.
[6] 刘栋,马建富,郭娜,等.肥料与密度互作对胡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6):14-18.
[7] 郭秀娟,冯学金,杨建春,等.不同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施对胡麻植株性状和经济产量的效应[J].作物杂志,2017,30(2):135-138.
[8] 高锦旭,赵绪明,蒋树怀,等.密度和肥料对旱地芸豆经济性状及产量的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16,32(30):378-385.
[9] 曹倩,贺明荣,代兴龙.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4):815-822.
[10] 李廷亮,谢英荷,洪坚平,等.施氮量对晋南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39(4):704-711.
[11] 张艾英,郭二虎,王军,等.施氮量对春谷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5):2939-2951.
[12] 陈素省,赵国顺,王欢,等.留苗密度与施氮量对不同株型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7):1-5,10.
[13] 任月梅,杨忠,郭瑞锋,等.春播早熟区谷田除草剂筛选及对谷子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0):163-170.
[14] 曾蓉.氮肥运筹对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3.
[15] 郭瑞锋,任月梅,杨忠,等.春谷早熟区谷子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农学学报,2015,5(9):7-11.
[16] 鲁喜荣.大同29号谷子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4):51-51,62.
[17] 艾天成,李方敏,周治安,等.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相关性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1):6-8.
[18] 王娟,韩登武,任岗,等.SPAD值与棉花叶绿素和含氮量关系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6,43(3):167-170.
[19] 卢晓萍,杨丙贤,徐婵娟,等.3种小檗科植物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9(3):261-266.
[20] 解文艳,周怀平,关春林,等.旱地春谷子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158-163.
[21] 严昌荣,梅旭荣,居辉,等.施肥对春谷子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1):142-144.
[22] 曹玲,王强,邓振镛,等.气候暖干化对甘肃省谷子产量的影响及对策[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931-2937.
[23] 肖成海,李仁崑.不同降水量对谷子产量影响的初探[J].北京农业,2009(18):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