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帅, 徐学欣, 赵金科, 曲文凯, 郝天佳, 孟繁港, 贾靖, 赵长星.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与频次对夏玉米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14-123. |
[2] |
牛润芝, 朱长伟, 姜桂英, 杨锦, 罗澜, 申凤敏, 刘芳, 刘世亮. 豫北潮土区轮耕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82-189. |
[3] |
邓婕, 王瀚林, 李有玉, 王自娥, 陈晓华, 刘迪秋. 岷江百合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45-52. |
[4] |
包秀霞, 廉勇, 慕宗杰, 张欢. 干旱胁迫下不同来源多根葱根系及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22-127. |
[5] |
徐丽霞, 董雪, 张艾英, 郭二虎, 孙靓. 不同轮作模式对谷子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68-76. |
[6] |
李娜, 宁程程, 郭蕴, 季春辉, 王立霞, 张亚萍,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sRNA STnc1220基因缺失株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88-194. |
[7] |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11-117. |
[8] |
郭双双, 姚艳荣, 张敏, 李清瑶, 付陈陈, 徐东娜, 史金平, 蔡瑞国.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18-124. |
[9] |
万雪洁, 张艳, 师长海, 周宣材, 孙新灵, 李松坚, 张守福, 刘义国. 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25-129. |
[10] |
张芮, 王腾飞, 张梅花, 张永胜, 杨昌钰, 陈志丕. 覆膜与补充灌溉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32-140. |
[11] |
范雅芳, 高聚林, 孙继颖, 刘剑, 苏治军, 王志刚, 于晓芳, 胡树平. 施用钾肥对不同产量类型玉米自交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41-152. |
[12] |
李静怡, 王忍, 孟祥杰, 梁玉刚, 龚向胜, 黄璜, 魏海林. 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87-98. |
[13] |
雷阳, 乔宁, 白扬, 杨玉花. 表油菜素内酯对重度镉胁迫下辣椒幼苗生理特性及抗逆基因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99-106. |
[14] |
唐益平, 李向峰, 王辉, 胡王琴, 任楚婷, 黄亚茹, 徐鹏, 尤翠翠, 柯健, 何海兵, 武立权.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大穗型粳稻强、弱势粒灌浆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07-117. |
[15] |
高彦龙, 张德, 张瑞, 张仲兴, 赵婷, 王双成, 王延秀. 外源CaCl2对盐胁迫下苹果砧木T337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18-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