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港, 王怡针, 葛均筑, 李子芳, 臧凤艳, 王金龙, 吴锡冬. 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对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21-131. |
[2] |
张茜, 赵秋, 向春阳, 史昕倩, 杜锦. 冬绿肥-春玉米轮作对土壤有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121-128. |
[3] |
李盛有, 曹永强, 王昌陵, 张立军, 武丽石, 张丽, 陈艳秋, 王文斌, 宋书宏. 基于嫁接评价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籽粒产量的贡献[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61-166. |
[4] |
李培培, 黄柯铭, 申凤敏, 仝昊天, 田志强, 韩燕来. 绿肥间作与氮肥减施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4): 145-152. |
[5] |
吴永成, 李梦颖, 杨云飞, 刘士山, 曾祥忠. 光叶紫花苕生物固氮能力及其还田氮素对玉米的当季有效性[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83-189. |
[6] |
崔新卫, 张杨珠, 高菊生, 高鹏, 彭福元.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90-197. |
[7] |
赵冬雪, 王盼盼, 常春丽, 李金秋, 王晶英, 敖红. 绿肥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5): 201-207. |
[8] |
王盼盼, 常春丽, 杨新宇, 李慧, 贺国强, 李恒全, 王晶英. 草木犀翻压配施化肥对烤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22-229. |
[9] |
刘思超, 唐利忠, 李超, 杨晶, 石泉, 陈平平, 屠乃美, 易镇邪, 周文新. 不同混作方式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对双季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5): 218-225. |
[10] |
杨蕊, 杨习文, 周苏玫, 周燕, 徐凤丹, 梅晶晶, 申冠宇, 李秋杰, 贺德先. 小麦冬前次生根对生育中后期地上部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29-135. |
[11] |
臧贺藏, 王言景, 张杰, 冯晓, 胡峰, 赵晴, 李国强, 郑国清. 不同密氮模式下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196-200. |
[12] |
刘星, 张影, 靳亚果, 郜庆炉, 李东方.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植株生理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 220-226. |
[13] |
孙文彦, 尹红娟, 许建新, 李志杰, 田昌玉, 唐继伟. 棉田套作冬绿肥促进棉花增产的机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129-132. |
[14] |
秦文利, 贾立明, 刘忠宽, 智建飞, 曹卫东. 冬绿肥品种与播种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后茬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168-172. |
[15] |
赵秋, 张新建, 宁晓光, 高贤彪, 曹卫东, 孙向阳. 三种华北冬绿肥对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6): 159-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