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丽娟, 刘丹, 徐永清, 冯旭, 贺付蒙, 李爱雨, 王雪, 杨燕, 李翠婷, 袁强, 李凤兰. 寒地玉米秸秆不同腐熟时期的理化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32-139. |
[2] |
杨官凯, 武育芳, 曹行行, 王晓东, 张雪艳. 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秸秆有机复合基质番茄生长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81-88. |
[3] |
李飞, 王俊鹏, 梁斌, 李俊良.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56-261. |
[4] |
孙晓华, 李晓静, 刘杰才, 孙婧, 张之为. 添加有机物对玉米秸秆发酵中氮素转化及微环境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3): 119-125. |
[5] |
张娟琴, 郑宪清, 张翰林, 吕卫光, 李双喜. 长期秸秆还田与氮肥调控对稻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81-187. |
[6] |
王慧桥, 陈为峰, 诸葛玉平, 胡国庆, 于海燕, 付乃鑫, 董元杰. 两株自生固氮菌的鉴定及其应用基础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210-216. |
[7] |
王秀红, 李欣欣, 史向远, 周静, 王保平, 杜慧平, 籍增顺. 玉米秸秆不同发酵时期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多样性[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44-152. |
[8] |
耿暖, 唐玉霞, 王慧敏, 段冰冰. 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343-346. |
[9] |
王磊, 万敬敬, 杜雄, 崔彦宏, 党红凯, 李科江. 河北省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177-183. |
[10] |
李春杰, 孙涛, 张兴义. 秸秆腐熟剂对寒地玉米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507-510. |
[11] |
唐玉霞, 王慧敏. 快速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354-358. |
[12] |
范士超, 张海林, 黄光辉, 孙国峰, 隋鹏. 不同间伐模式下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2): 236-241. |
[13] |
邢素丽, 刘孟朝, 徐明岗. 有机无机配施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12-216. |
[14] |
孙世刚, 李英杰, 张建斌. 河北省山前平原粮食生产能力估算[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344-348. |
[15] |
赵铭钦, 王付锋, 张志逢, 李元实, 孙国伟, 周聪利. 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叶片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6): 149-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