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帅, 徐学欣, 赵金科, 曲文凯, 郝天佳, 孟繁港, 贾靖, 赵长星.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与频次对夏玉米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14-123. |
[2] |
石嘉琦, 刘宇庆, 王艳玲, 杨再强. 施氮对高温胁迫下黄瓜果期荧光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84-95. |
[3] |
李福建, 徐东忆, 刘凯丽,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耕作方式对稻茬小麦幼苗茎蘖生长生理和生产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1): 58-67. |
[4] |
万雪洁, 张艳, 师长海, 周宣材, 孙新灵, 李松坚, 张守福, 刘义国. 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25-129. |
[5] |
王庆彪, 王艳萍, 令狐波, 钱慧慧, 赵秋菊, 张丽. 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RsCAT和RsSOD基因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6. |
[6] |
李晓梅, 杨峰, 雍晓平, 陈琳, 冉科, 冉茂林. 萝卜NWB CMS败育特征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90-95. |
[7] |
刘婷婷, 卫旭阳, 翟锡姣, 曹世宇, 郑少文. 外源褪黑素对盐渍环境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25-132. |
[8] |
梅延豪, 李琦, 刘齐, 虞慧彬, 张宇慧, 武永军, 杨振超. 不同占空比脉冲光对生菜生长与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108-115. |
[9] |
王骞, 蔡华成, 王淑婷, 张小军, 高敬东, 杜学梅, 李春燕, 郝燕燕, 杨廷桢. 高纺锤树形下2个中间砧富士苹果生长与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108-115. |
[10] |
贾朝爽, 王志华, 王文辉, 姜云斌. 砀山酥梨果实贮藏期黑皮病发生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 203-209. |
[11] |
孙淑, 张晓琦, 赵乐, 周震峰.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45-151. |
[12] |
吴姗姗, 徐学欣, 张霞, 盖红梅, 赵长星, 王维华, 石岩, 战园. 不同品种冬小麦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90-99. |
[13] |
陈健晓, 王小娟, 屠乃美, 王效宁, 符策强, 唐清杰, 刘爱玉. 磷水平对不同香稻品种苗期形态生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17-125. |
[14] |
韩丽娜, 马宗桓, 王颖, 胡紫璟, 史星雲, 毛娟, 陈佰鸿. 荒漠区滴灌施氮量对葡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碳代谢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70-177. |
[15] |
王志伟, 李涵, 梁少华, 楚箫, 孙小武. 镉对薄皮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