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涛, 师晶, 邵晨阳, 王睿, 刘应保, 曹毅, 孙文秀. 印度梨形孢对烟草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3): 124-132. |
[2] |
李宝占, 周萌, 董志香, 申龙强, 马鹏, 陈蕙, 拓明文, 张森昱, 常磊, 柴雨葳, 黄彩霞. 不同麦秆带状覆盖对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3): 68-78. |
[3] |
孙宁, 边少锋, 闫伟平, 徐晨, 陈喜凤, 宋杭霖, 李斐, 张丽华, 谭国波, 赵洪祥.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密植春玉米冠层-根系的协同调控特性及抗倒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56-66. |
[4] |
张旭婷, 张海龙, 张佳倩, 刘亚楠, 张德健, 付增娟, 薛春雷, 张赛楠, 孙峰成. 叶面肥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17-126. |
[5] |
郝小聪, 侯起岭, 高建刚, 岳洁茹, 安春会, 王长华, 杨吉芳, 白秀成, 孙辉, 赵昌平, 张风廷. 施氮量对二系杂交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27-138. |
[6] |
张曦瑜, 沈幸, 李伟, 李杰, 严琳森, 张峰, 柴仲平. 减氮施肥对库尔勒香梨叶质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2): 139-152. |
[7] |
兰慧青, 孟天天, 张向前, 王伟妮, 张君, 陈立宇, 路战远, 孙霞. 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66-176. |
[8] |
郭勇, 文丽, 石丽红, 李超, 程凯凯, 罗浛方, 李海容, 周国栋, 唐海明.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13-121. |
[9] |
陈克玲, 王德权, 宋德伟, 王大海, 王玉华, 管恩森, 杨明峰, 刘江, 马兴华. 施氮量对烟草品种上部叶生长发育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22-132. |
[10] |
彭科研, 赵凯男, 周发宝, 刁延宾, 陈广周, 李升东. 氮肥减量后移对冬小麦-夏玉米两熟体系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5, 40(1): 133-145. |
[11] |
张文文, 董心亮, 董文旭, 王金涛, 张雪佳, 孙宏勇.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219-227. |
[12] |
周利明, 张烨, 颜格雅, 房玮. 花粉管极性生长中的钙调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39-44. |
[13] |
吕丽华, 吴立勇, 李谦, 刘朝芳, 姚艳荣, 贾秀领.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53-62. |
[14] |
赵欧亚, 王雪晴, 徐万强, 侯利敏, 孙世友, 茹淑华, 肖广敏, 王策, 刘蕾, 董景湘. 黏土矿物与酸性化学物质复配添加剂对牛粪堆肥氮素损失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167-174. |
[15] |
夏丽华, 刘彤, 孙宏勇, 王金涛, 董心亮. 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咸水灌溉农田土壤水盐分布及有效磷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4, 39(S1): 15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