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晓玉, 李庆伦, 姜兴林, 王贺, 杨灵玲, 史亚娟, 李洪连, 陈琳琳, 杨雪, 施艳. BYDV GAV编码蛋白质的定位、互作及致病相关功能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50-156. |
[2] |
刘志萍, 德木其格, 马宇, 巴图, 李建波, 郭呈宇, 吕二锁, 王海泽, 王文迪, 徐寿军. 不同密度下大麦灌浆期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56-66. |
[3] |
陈晓东, 赵斌, 王瑞, 朱斌, 季昌好. 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30-135. |
[4] |
姚佳延, 于国琦, 洪益, 吕超, 许如根. 大麦株高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28-32. |
[5] |
德木其格, 刘志萍, 王磊, 王金波, 齐海祥, 郭呈宇, 吕二锁, 巴图, 徐寿军. 不同施氮水平对大麦光合性能及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3): 126-135. |
[6] |
姜琪, 陈志伟, 刘成洪, 何婷, 郭桂梅, 高润红, 徐红卫, 李颖波, 陆瑞菊, 黄剑华. 大麦地方品种苗期耐低氮筛选和鉴定指标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48-155. |
[7] |
陈晓东, 季昌好, 赵斌, 朱斌, 王瑞.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差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17-21. |
[8] |
刘新春, 冯宗云. 大麦籽粒阿拉伯木聚糖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119-128. |
[9] |
陈晓东, 赵斌, 季昌好, 李金宝, 朱斌, 王瑞. 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比较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117-121. |
[10] |
包海柱, 徐寿军, 张凤英, 刘志萍, 吕二锁. 模拟干旱胁迫下大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发育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 100-104. |
[11] |
杜欢, 马彤彤, 侯晓梦, 张颖, 白志英, 李存东. 20对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农艺与产量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5): 114-121. |
[12] |
杜欢, 张颖, 薛梦瑶, 靖姣姣, 白志英, 李存东. 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籽粒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97-103. |
[13] |
庞羽彤, 来盼, 李青雁, 李小龙, 周飞飞, 霍宇鹏, 赵宇玮. 差异NaCl处理时间对青稞和大麦生理影响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23-228. |
[14] |
陈晓东, 赵斌, 顾江涛, 王瑞, 季昌好. 氮肥运筹对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80-283. |
[15] |
栾海业, 吕超, 张新忠, 陈和, 陈健, 沈会权, 陶红, 乔海龙, 臧慧, 许如根. 大麦苗期根系和茎叶性状的QTL定位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1): 98-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