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金皋.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 谢凤勋, 胡延松. 中药原色图谱及栽培技术[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2.
[3] 陈瑛. 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4] 蒋继志, 石娟, 吴静, 等. 天然植物成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9 (2): 184-188.
[5] 刘国坤, 陈启建, 吴祖建, 等.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3 (3): 295-299.
[6] WANG Shu-tong, WANG Xiao-yan, LIU Jun-ling, et al. Screening of Chinese herbs for the fungitoxicity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2001, 24 (2): 101-107.
[7] 王树桐, 胡同乐, 王晓燕, 等. 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抗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的室内筛选[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6 (1): 61-64.
[8] 吴文君.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术导论[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9] 河合秀冕. 1984年讲演要旨集[J]. 第5次天然药物开发和应用讨论会, 广岛: 55.
[10] 李文英, 刘贤谦, 戴建青. 万寿菊粗提物的抑菌作用初探[J]. 农药, 2002, 41 (10): 41-42.
[11] 周燚, 刘暑艳, 邹丽芳. 几种植物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23 (2): 30-33.
[12] 张应络, 尹彩萍, 李晓红, 等. 7种植物提取液对几种病原生物活性的初步筛选[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5(6): 9-60.
[13] 于平儒, 蒋继宏. 28种植物样品提取物离体抑菌作用测定[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1 (4): 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