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帅, 徐学欣, 赵金科, 曲文凯, 郝天佳, 孟繁港, 贾靖, 赵长星.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与频次对夏玉米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14-123. |
[2] |
邰继承, 韩镁琪, 杨恒山, 张玉芹, 马金慧, 郭晓旭. 浅埋滴灌下尿素减量配施UAN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36-144. |
[3] |
李颖, 张胜, 郝云凤, 马军成, 王春梅, 韩海军, 高磊, 高嘉勃. 不同灌水时期组合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3): 160-167. |
[4] |
刘兆娜, 田树飞, 郭润泽, 张晓军, 司彤, 王月福, 邹晓霞. 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242-249. |
[5] |
商美新, 房增国, 梁斌, 王萌, 李俊良. 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18-125. |
[6] |
张万恒, 张恒嘉, 李福强, 王泽义, 高佳, 巴玉春. 不同生育期调亏滴灌对绿洲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5): 145-152. |
[7] |
王世杰, 张恒嘉, 巴玉春, 王玉才, 黄彩霞, 薛道信, 李福强.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产量构成要素及水分生产函数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217-225. |
[8] |
牟洪臣, 王振华, 陈小芹, 李文昊. 北疆棉田不同冬灌方式下的土壤水、盐分布的特点及适宜灌水定额[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319-324. |
[9] |
王世杰, 张恒嘉, 杨晓婷, 王玉才, 薛道信.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绿洲膜下滴灌辣椒动态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4): 215-224. |
[10] |
郭丽, 王丽英, 张彦才, 史建硕, 李若楠, 王艳霞, 任燕利.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207-213. |
[11] |
白田田, 裴新涌, 关小康, 杨明达, 张鹏钰, 王静丽, 王和洲, 王同朝. 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171-178. |
[12] |
张余良, 单晓政, 王坤, 牛国保, 张远芳. 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黏重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41-46. |
[13] |
王艳, 梁新书, 廉晓娟, 王正祥, 张余良, 杨军. 滨海地区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灌溉指标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47-50. |
[14] |
吴晓红, 曾路生, 李俊良, 房增国, 梁斌, 魏福龙. 膜下滴灌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5): 193-198. |
[15] |
张经廷, 陈青云, 吕丽华, 李谦, 梁双波, 贾秀领. 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6): 209-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