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学报 ›› 1965, Vol. 1 ›› Issue (1): 71-74. doi: 10.7668/hbnxb.1965.01.015

所属专题: 土壤肥料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葛村“两圈一场”集体积肥样板简结

  1. 1.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大葛村基点工作组;
    2. 河北省衡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葛村基点工作组
  • 出版日期:1965-03-28
  • Published:1965-03-28

摘要: 衡水大葛村位于衡水城东南十八华里,是衡水旱薄地区的典型代表。历来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产量很低。1962年粮食平均亩产148斤,皮棉平均亩产仅10.5斤。农业产量不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地力瘠薄,施肥量少。根据化验结果:该村土壤含全氮仅0.0387—0.0641%,有机质仅0.43-0.6%,速效磷为2—18.4P.P.M;同时历年施肥面积只有50%左右,每亩施肥量不足一车,有的土地连年不施肥料。因此,增施农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1964年驻点以来,我们发动群众,大力开展集体积肥,并以第三和第八生产队做为样板,改进了积肥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积肥数量和质量。使1964年3, 000亩秋麦的施肥量平均达到每亩1. 6车,比往年提高了一倍,在当地起到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 施肥量, 生产队, 有机质, 样板, 施肥料, 速效磷, 平均亩产, 集体, 衡水, 农业产量

引用本文

. 大葛村“两圈一场”集体积肥样板简结[J]. 华北农学报, 1965, 1(1): 71-74. doi: 10.7668/hbnxb.1965.01.015.

使用本文

0
    /   /   推荐 /   导出引用

链接本文: http://www.hbnxb.net/CN/10.7668/hbnxb.1965.01.015

               http://www.hbnxb.net/CN/Y1965/V1/I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