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鹏, 吴佩聪, 单颖, 邹刚华, 丁哲利, 钱永德, 赵凤亮. 秸秆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种植系统N2O排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60-266. |
[2] |
王启尧, 赵庚星, 赵永昶, 杨婧文, 张术伟, 李涛, 李建伟, 潘登, 涂强. 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棉花长势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67-274. |
[3] |
徐晨, 边少锋, 赵洪祥, 张丽华, 闫伟平, 历艳璐, 王俊鹏, 张治安. 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05-114. |
[4] |
黄梓源, 王天野, 王呈玉, 白义晨, 吴阳生, 刘淑霞. 不同施肥处理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234-240. |
[5] |
吴阳生, 王天野, 王呈玉, 李桥, 黄梓源, 刘淑霞. 施用保水剂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64-68. |
[6] |
彭波, 杨宁宁, 何璐璐, 孔冬艳, 柳琳, 孙艳芳, 蒋悦, 庞瑞华, 李金涛, 周伟, 汪全秀. 播种期对豫南不同香稻品种胚乳垩白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22-129. |
[7] |
郭军玲, 金辉, 王永亮, 郭彩霞, 杨治平. 含碳物料对晋北苏打盐化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 199-207. |
[8] |
丁位华, 陈向东, 冯素伟, 胡铁柱, 王丹, 杨艳艳, 李笑慧, 茹振钢. 黄淮麦区若干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性能及产量性状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5): 134-139. |
[9] |
丁位华, 冯素伟, 姜小苓, 宋欣密, 王丹, 茹振钢. 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生育前期光合生理特性及物质积累变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120-124. |
[10] |
杨永庆, 智海剑, 张孟臣. 黄淮海抗大豆花叶病毒(SMV)育种现状与展望[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03-108. |
[11] |
乔燕春, 林锦英, 谢伟平, 张华, 郑岩松, 谢丽芳, 李莲芳, 黄红弟. 华南地区主要瓜类作物遗传进化的SRAP分子标记分析及表型性状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7-11. |
[12] |
李燕青, 孙文彦, 许建新, 李志杰, 尹红娟, Kyeong-BoLee, 徐明岗, 武海雯, 张会民. 华北盐碱地耐盐经济作物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227-232. |
[13] |
白伟, 孙占祥, 郑家明, 侯志研, 刘洋, 靖凯, 邓林军. 辽宁省西部地区玉米田间优化配置效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6): 166-173. |
[14] |
王光州, 冯固, 张宏彦, 刘全清. 土壤盐分对小麦扬花期农艺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1): 201-207. |
[15] |
后猛, 张允刚, 李强, 马玺, 杜占春, 王欣, 唐维, 李秀英, 马代夫. 内蒙古达拉特旗地区甘薯适应性研究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205-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