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飞, 闫秋艳, 段增强, 李峰, 鲁晋秀, 杨峰, 李汛, 王苗, 贾亚琴. 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149-157. |
[2] |
卢柏山, 董会, 徐丽, 史亚兴, 赵久然, 樊艳丽, 俞嫒年. 甜玉米籽粒不同采收期含水量与物性品质的相关性[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69-77. |
[3] |
原亚琦, 孙敏, 林文, 高志强, 张锦朝, 高艳梅, 王帅. 旱地麦田夏覆盖和磷肥调控对小麦籽粒碳氮积累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31-139. |
[4] |
杨永辉, 武继承, 张洁梅, 韩伟锋, 王越, 何方, 潘晓莹. 不同保墒耕作措施对小麦、玉米耗水特征及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103-110. |
[5] |
白田田, 裴新涌, 关小康, 杨明达, 张鹏钰, 王静丽, 王和洲, 王同朝. 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171-178. |
[6] |
林立金, 张潇, 韩娟, 朱虹玉, 刘磊, 王均, 廖明安. 土壤水分对川早枇杷头花开花结果特性和花朵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1): 135-141. |
[7] |
张国军, 王晓玥, 孙磊, 闫爱玲,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北京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51-56. |
[8] |
杨永辉, 武继承, 张玉亭, 潘晓莹, 丁晋利, 张洁梅, 何方, 王越. 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3): 184-190. |
[9] |
赵亚波, 李培纲, 陈泽恺, 潘伟槐, 莫亿伟. 花期前后稻穗水分含量与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表达关系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38-44. |
[10] |
姜凤超, 王玉柱, 孙浩元, 杨丽, 张俊环, 马履一. 不同水分下桃果实细胞内糖酸分布特征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6): 183-188. |
[11] |
仝星星, 姜雯. 耕作措施对小麦-夏玉米轮作下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2): 141-145. |
[12] |
刘淑梅, 曲晓燕, 张洪生, 姜雯.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6): 226-230. |
[13] |
宓文海, 江荣风, 刘全清, 王洪亮, 黄文超, 张宏彦. 不同灌溉方式对华北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2): 175-179. |
[14] |
李焕春, 严昌荣, 赵沛义, 妥德宝, 刘爽, 安昊. 不同施肥对阴山北麓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5): 224-229. |
[15] |
闫志利, 牛俊义, 席玲玲, 周海燕, 蒋娟. 豌豆灌浆期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3): 16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