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志刚, 张树伟, 陈芳, 常利芳, 贾举庆, 张晓军, 李欣. 响应白粉菌的小麦NBS基因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89-194. |
[2] |
张立勇, 夏明聪, 徐文, 王琦, 张洁, 孙润红, 潘娅梅, 陈瑞雪, 吴坤, 杨丽荣. 拮抗小麦赤霉病内生细菌YB-144的鉴定及其对DON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72-179. |
[3] |
张颖君, 高慧敏, 李子千, 胡梦芸, 孙丽静, 刘茜, 吕亮杰, 李辉. 黄淮北片冬麦区抗赤霉病基因Fhb1种质挖掘及溯源[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 196-202. |
[4] |
侯璐. 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2): 117-123. |
[5] |
刘静, 乔麟轶, 张晓军, 李欣, 詹海仙, 郭慧娟, 张小辉, 冯建宁, 畅志坚.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3定位区段内RGA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26-30. |
[6] |
杜冬冬, 张毓妹, 张河山, 杨文香, 刘大群. IGS在小麦叶锈菌中的多态性分析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51-56. |
[7] |
任晓娣, 杜冬冬, 张河山, 姚宏鹏, 赵赛, 杨文香, 刘大群. 小麦河农6251苗期抗叶锈病基因的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192-199. |
[8] |
潘晓静, 陈楠, 姚远, 刘限, 高增贵. 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测定[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205-210. |
[9] |
王步云, 冯晶, 王凤涛, 蔺瑞明, 陈万权, 徐世昌. 河南省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62-70. |
[10] |
姚宏鹏, 张河山, 杜冬冬, 赵赛, 闫红飞, 孟庆芳, 张娜, 杨文香, 刘大群. 不同培养载体及温度对小麦叶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25-128. |
[11] |
阎爱华, 张立峰, 张韫玮, 刘猛, 侯春燕, 王冬梅. 小麦单基因系TcLR19抗叶锈防卫反应的表达与叶锈菌侵染进程关系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1): 221-226. |
[12] |
赵鹏飞, 黄文超, 高超男, 曹国鑫, 张宏彦, 李晓林. 小麦白穗病发生与主要栽培管理措施的关系研究初报[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368-373. |
[13] |
吴寅, 周宏美, 贺德先, 王东勇, 高红云. 硅酸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及对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377-381. |
[14] |
王瑜晖, 辛明明, 宋娜, 彭福祥, 唐华山, 李映辉, 倪中福, 解超杰, 孙其信. 利用瞬时表达技术分析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CAF1、BI-1和DAD1的功能[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5): 28-32. |
[15] |
张怡, 张佩佩,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陈佩佩, 李成伟. 河南两地市小麦白粉病菌的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189-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