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晓桠, 卜瑞方, 胡海燕, 龙强, 孙连轩, 齐璐, 刘峥, 李逍瑶, 李成伟. 小麦生长、成熟和产量负调控基因TaJIP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35-44. |
[2] |
臧贺藏, 曹廷杰, 张杰, 赵晴, 邸佳颖, 张建涛, 庄家煜, 陈丹丹, 刘海礁, 郑国清, 李国强.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88-95. |
[3] |
田志刚, 张树伟, 陈芳, 常利芳, 贾举庆, 张晓军, 李欣. 响应白粉菌的小麦NBS基因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189-194. |
[4] |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11-117. |
[5] |
郭双双, 姚艳荣, 张敏, 李清瑶, 付陈陈, 徐东娜, 史金平, 蔡瑞国. 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18-124. |
[6] |
万雪洁, 张艳, 师长海, 周宣材, 孙新灵, 李松坚, 张守福, 刘义国. 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25-129. |
[7] |
陈晓东, 赵斌, 王瑞, 朱斌, 季昌好. 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30-135. |
[8] |
国钰环, YAMAMOTO Naoki, 彭正松, 廖明莉, 魏淑红, 吴一超, 杨在君.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三雌蕊小麦中SNP/InDel位点的挖掘[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35-42. |
[9] |
吴晓军, 李奉原, 申云霞, 陈向东, 胡喜贵, 姜豪, 张雪宁, 李小利, 胡铁柱, 茹振钢. 基于小麦外引种质资源的粒质量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组合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27-134. |
[10] |
叶发慧, 曹东, 赵彩霞, 沈吉成, 刘瑞娟, 刘德梅, 陈文杰, 张怀刚. 节节麦Avenin-like b蛋白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43-147. |
[11] |
杨中帅,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付国占, 赵凯男, 张振旺, 侯园泉.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 157-166. |
[12] |
关荧, 刘楠, 苍晶, 魏铁锁, 吴晶晶, 齐越, 郭富烨, 李沅珊. 东农冬麦1号TabZIP2基因的克隆及低温和ABA作用下的表达调控[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75-81. |
[13] |
吴晓军, 胡喜贵, 陈向东, 姜小苓, 张雪宁, 王玉泉, 董娜, 胡铁柱, 李笑慧, 茹振钢. 基于小麦外引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分子标记检测及实用性评价[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74-82. |
[14] |
张丽华, 姚海坡, 姚艳荣, 董志强, 吕丽华, 贾秀领. 不同降雨分配年型小麦春灌1水与播期、密度的互作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96-104. |
[15] |
张珂珂, 宋晓, 郭斗斗, 黄晨晨, 岳克, 张水清, 黄绍敏. 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42-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