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佳延, 于国琦, 洪益, 吕超, 许如根. 大麦株高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2): 28-32. |
[2] |
邳瑞雪, 杜亮, 李娜, 栾维江, 李云海. 拟南芥突变体sus40-1D的遗传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3): 63-68. |
[3] |
石海春, 陈立, 李开兵, 余学杰, 袁继超, 曲比伍合, 柯永培. 玉米矮秆突变体K125d的遗传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65-72. |
[4] |
张冰冰, 刘霞, 秦梦凡, 梁峰豪, 张燕, 左凯峰, 郭娜, 马宁, 黄镇, 徐爱遐. 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分子标记[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39-46. |
[5] |
白晓倩, 于澎湃, 李延玲, 高建明, 裴忠有, 罗峰, 孙守钧. 粒用高粱F2群体农艺性状数量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07-114. |
[6] |
刘栋, 郭娜, 马建富, 李爱荣. 外源野生胡麻总DNA遗传转化栽培胡麻及RAPD分子验证[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9-32. |
[7] |
李延玲, 白晓倩, 于澎湃, 高建明, 裴忠有, 罗峰, 孙守钧. 高粱株型性状数量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143-149. |
[8] |
刘宁, 金保伟, 胡景辉, 孙丽敏. 真菌分类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76-80. |
[9] |
郭树春, 张艳芳, 孙瑞芬, 李素萍, 于海峰, 刘腊青, 王洪波, 安玉麟. 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4): 107-113. |
[10] |
王欢, 孔滢, 郎利新, 包放, 窦晓莹, 白锦荣, 尚宏忠. 亚洲百合与大花卷丹杂种F1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4): 114-121. |
[11] |
程洁, 周荣全, 吴玉川, 宋新颖, 林琪, 穆平.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146-151. |
[12] |
邱正高, 杨华, 袁亮, 张亚勤, 张采波, 汤玲, 荣廷昭, 曹墨菊. 一份新选玉米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6): 112-118. |
[13] |
包春光, 黄凤兰, 朱国立, 刘浩, 杜娟, 彭木, 陈晓凤, 赵永. 与蓖麻种子大小性状连锁的RAPD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08-114. |
[14] |
肖武名, 吴亚辉, 王慧, 郭涛, 刘永柱, 张建国, 陈志强. 一个类病变水稻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8-12. |
[15] |
燕树锋, 祝水金, 刘海芳, 卢彩霞, 铁双贵. 转EPSPS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