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国立,何智彪,贾娟霞,等.我国栽培蓖麻的生态区划及引种规律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1-3. [2] 朱国立,吴国林,李金琴,等.通辽市蓖麻生产现状及发展产业对策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2):27-28. [3] 傅福勤.特用油源作物-蓖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95. [4] 李金琴,朱国立,吴国林,等.蓖麻种子含油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2):43-46. [5] 张春华,包红霞,王建伟,等.蓖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研究[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3,20(4):99-100. [6] 茹光平.蓖麻种子百粒重与发芽率的关系[J].种子科技实验研究,2001(3):159. [7] 黄凤兰,郭志强,孟凡娟,等.试剂盒法提取蓖麻基因组DNA的条件优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25(1):29-33. [8] 白建明,徐春霞,李心文.蓖麻杂交种的RAPD分析[J].中国作物学会,2005,25(4):324-328. [9] 姚 远.蓖麻株高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4. [10] 黄凤兰,赵 永,彭 木,等.与蓖麻果刺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J].华北农学报,2014,29(1):83-88. [11] 郝卫国.蓖麻单雌性状的RAPD标记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11. [12] 姚 远,陈永胜,李凤山,等.矮化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22(3):284-286. [13] 毕韬韬.不同蓖麻品种RAPD分析及抗干旱特性的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09,2. [14] 程 舟,蛟岛一彦,陈家宽,等.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中国麻业,2002,1(24):1-12. [15] 白建明.蓖麻杂种优势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7. [16] 汤富酬,薛友纺.RNA干扰与基因沉默[J].遗传,2001,23(2):167-172. [17] 萨母布鲁克,拉塞尔.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 袁婺洲,朱传炳.利用RNAi技术研究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功能[J].遗传学报,2002,29(1):34-38. [19] 朱龙付,张献龙.RNAi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4):472-477. [20] 刘 鹏,张立军,张春兰,等.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片段的克隆及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J].核农学报,2012,26(6):873-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