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杰, 刘洪泉, 赵芸, 杨锴, 傅永斌, 顾玉章, 孙丽静,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北方冬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的组成与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62-67. |
[2] |
刘晓东, 李海山, 孟川, 王玉海, 吴芳, 牟金贵, 马俊贤, 王明秋. 一种大白菜新型甘蓝型油菜CMS快速鉴定方法及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5): 26-31. |
[3] |
兰素缺, 李光威, 孟雅宁, 李芳, 张业伦, 李杏普.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0种质改良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7-11. |
[4] |
刘永伟, 周硕, 王雪征, 孙果忠, 朱金永, 韩秋芬, 李春杰, 赵和, 王海波. 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131-137. |
[5] |
徐巍, 冯辉. 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58-62. |
[6] |
张丽, 王庆彪, 郑鹏婧. 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鉴定与分类[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5): 125-129. |
[7] |
朱雪姣, 马涛, 张蒙, 杨兴翠, 温秀军, 孙朝晖, 李亦震. 迟眼蕈蚊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403-408. |
[8] |
徐巍, 冯辉. 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1): 44-48. |
[9] |
沈红霞, 辛明明, 梁荣奇, 解超杰, 杨作民, 刘志勇, 孙其信. 野生二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4): 7-11. |
[10] |
张怡, 张佩佩,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陈佩佩, 李成伟. 河南两地市小麦白粉病菌的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1): 189-192. |
[11] |
杨松杰, 张晶, 张晓科. 基于PCR标记的陕西省部分地方小麦品种(系)糯蛋白基因的多样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6): 67-72. |
[12] |
陈占勇, 霍秀文, 尹春, 杨明. 10种长山药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5): 141-145. |
[13] |
田齐建, 李晓燕, 王曙光, 孙黛珍. Presto×晋农190杂种F2-3及双亲的核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92-96. |
[14] |
杨松杰, 张影全, 王茹, 张晓科. 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4): 83-87. |
[15] |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赵磊, 曹金华.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和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4): 102-106. |